以先进的文化培养人—《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阵地,学校党组织要用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主流文化培养人,变知识育人为文化育人。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对孩子一生负责,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建校之初我校就参加了北京市重点课题《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研究》的研究。班级是学校文化育人的前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地。《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研究》课题中重点研究的子课题。
2005年5月经海珠区教育局批准,《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作为独立课题正式在海珠区立项,这给课题组成员以极大鼓舞。党支部书记雷丽霞、支委王新荣亲自抓这一课题,研究的力度加大,更多的党员、干部参与其中,中小学部更多班级参与这项课题。课题组成员由原来的4人,现扩大到15人。研究范围,由原来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研究扩大到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研究、班级网络文化建设研究、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研究等更多领域。以《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为突破口,推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实现由知识育人向文化育人的转化,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对孩子一生负责。
以先进的主流文化教育和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学生体会到求知和进取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创设积极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想学习,能学习,会学习。以党支部为指导,以班主任为核心,所有任课教师相协调的教育协同,坚持一种以上长期起作用的教育形式,以情感渗透为先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活动为平台,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在未来竞争中有能力获得成功的有中国灵魂和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阶段成果《班级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培养》获广州市民办教育德育优秀论文二等奖。课题组成员的班级管理出色,所带班级评为学校、学部“优秀班集体”课题组成员成长为“干得好,写得好,说得好”的“三好”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多次为家长做报告,获得好评。
课题组各成员主要研究点和研究情况:
(准备发展的)人党积极分子
共产党员武福燕以班级网络文化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班级网站建设,学生网上表现自我,网上自主和自律,教师更深入了解学生,和学生一起通过网络,探讨人生,提升人生品位。
(准备发展的)积极分子厉
共产党员徐玉平以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他通过带领全班同学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执行班级管理制度,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积极分子
任务带动研究,交流促进提升。
厉
根据海珠区教育局的要求,班主任报告会要继续扩大。学校和课题组再一次把任务看作是深入进行课题研究的好机会。报告团扩大到11人,两周时间个人准备,认真研究,试讲、请人质疑,深入研究,引发思考,几经修改,最后定稿。6月25-26日,海珠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专题报告会又一次在我校举行,本次会议由海珠区教育局教研室、思想教育政治科主办。25日上午为小学专场、26日上午为中学专场。来自海珠区各中小学学校的领导、
厉江萍(中学部)——《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学生文化品位》;
杨文国(中学部)——《引领学生情感世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金俐(中学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徐玉平(中学部)——《推行班级管理制度化,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江红梅(小学部)——《让孩子体验求知与进取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刘春杰(小学部)——《爱的播种》:
马晓虹(小学部)——《扬长— 激发学生“补短”的内驱力》:
海珠区教育局思教科领导在会议总结时说:“这是我多年来听到的、最好的报告,感受深刻。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的老师们在雷校长的带领下,用爱、用智慧经营着班级,创造性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成果突出,给我们全区中小学校班主任奉献了宝贵的经验财富,在此我们深深地感谢您们!”
“任务带动研究,交流促进提升”。创新了学校教育科研的方法。学校在“班主任报告团”、“党员报告团”的基础上。还要组建“学科教师报告团”、“生活教师报告团”、“青年教师报告团”、 “学校管理干部报告团”。老师们在交流中反思,在交流中总结,在交流中研究,在交流中提升。在完成课题的同时,向着学者型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