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通知》(下简称《通知》),确定了2023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此主题主要就是为了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增进少年儿童健康福祉,从而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即“共同守护美好未来”的目的;也旨在向社会大众传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让家长、学校、社会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特点,进而引导全社会共同维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
1、友好:不论是对外界的人,还是自家的人,都表现友好的态度,这是心理健康很重要的方面;
2、合作精神:在和朋友一起玩时能够共享东西,有合作的体验和合作的意向;
3、合群:有些儿童的性格如果特别孤僻,不容易合群,这是一种不是很健康的心理状态或者是没有合理的进行健康心理培养;
4、意志坚强:拥有着坚强的品质,在遇到挫折时不被打击到,而是勇往直前;
5、能克制情绪:知道在有些场合可以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被负面的情绪左右;
6、理解:能够理解别人说的话,这也是心理健康的一部分;
7、兴趣广泛:要注意儿童的兴趣是否广泛,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兴趣也会相对比较广泛;
8、愉悦: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心情也多数会比较愉悦,所以爱笑的儿童一般心理相对健康;
9、学习能力:一般心理健康的儿童学习能力相对也比较好;
10、反应要适度:对事情的反应不过度。
二、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1.狭隘: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2.嫉妒: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3.敏感: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4.失落:中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失败感。
5.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6.叛逆: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大人的监护。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三、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预防措施
要想预防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关键要从教育、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入手,而不是单一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预防。
1、明确家庭教育目标:家长应该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并给孩子制定适合于当前阶段的成长计划。
2、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极大程度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3、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社会参与度,扩大社交圈,可以让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孤独感和焦虑感。
4、提高身体素质:可以采用适量的运动以及健康的饮食,从而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降低身体健康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5、注意学业压力,着重兴趣培养:家长和学校应该注意减少学业负担,注重兴趣的培养,让孩子在合理的学习压力下获得均衡发展。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能够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帮助孩子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提高心理健康素养。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全民健康、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让我们大家一起携手“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附:部分校外心理援助机构联系方式
(1)海珠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
咨询电话:020-84393205。
(2)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开通网络咨询和热线电话咨询服务。
网络咨询QQ:428038776,82760494;心理咨询热线020-86335333。
(3)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 电话:020-81899120(24小时)。
(4)广州市为明学校心理辅导室联系方式如下:
光大校区:020-84153866。罗马校区:020-84162532。
来源:汤丽莉 转自网络
编辑:李华冰
初审:汤丽莉
终审:钟和军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