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第一!我校五组作品晋级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在最近揭晓的第40届海珠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结果中,我校9组参赛队伍全员再创佳绩,其中5支队伍获一等奖,4支队伍获二等奖。
同时在全区入围市赛的17组发明作品中,我校共有5组作品荣耀入选,占海珠区发明作品推荐市赛名额近30%,推荐数量位列全区第一!
祝贺获得佳绩的为明学子!同时祝贺代表海珠区优秀科技作品晋级市赛的同学们!
赛事简介
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由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和广州市知识产权局共同主办。大赛每年有数十万中小学生的数千个项目参与,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广州市中小学校开展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综合性最强、导向性最明显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品牌,是集中展示广州市中小学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重要平台,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插上腾飞翅膀。
大赛的终评将在2024年12月28日至29日进行,包括报到、布展、答辩和交流等环节。最终的颁奖典礼将在2024年12月29日下午举行。期盼我校的参赛学员们在这一科技盛会中绽放光彩,展现他们的才华与创意。
初中组作品
一、冲浪姿态纠正装置
作者:孙睿、蔡雨笑 指导老师:欧作超
作品简介:
冲浪姿态纠正装置可以让冲浪初学者能够在安全友好的条件下体验到冲浪的乐趣和感受,快速掌握正确的冲浪姿态和技巧,提高冲浪学习的效率和安全性,推动冲浪运动。
首先打开电源开关,Nano主程序开始后,先控制所有推杆电机初始化,运动到最底下。然后当压力薄膜传感器检测到人站上去后,这时会时刻判断人的重心位置,再通过灯带的不同颜色输出表示重心靠前还是靠后。另外底下的推杆电机会开始运动,控制升降,实现冲浪板的不同姿态变化,直到所有动作训练完毕才会结束。
冲浪学习装置-姿态识别与数据采集
二、雨伞烘干清洁装置
作者:邓贝宁、吴玮轩 指导老师:欧作超
作品简介:
本项目结合了智能控制技术与物理吸水手段,设计了一款集烘干、吸水、导流于一体的雨伞烘干清洁装置。该装置包括加热风扇、冷风风扇、吸水海绵、雨伞收集桶及硬件底座。该装置将冷热风干燥技术与物理吸水相结合,通过智能红外感应自动启动风扇,避免人为操作的不便。同时,设计了雨水导流系统和可拆卸的吸水海绵,使装置更加高效和便捷。采用3D打印材料制作硬件底座,使结构更轻便灵活,适合家庭或公共场所使用。
雨伞烘干清洁装置-制作过程
三、自动收作业机器人
作者:左丰豪 王子健 指导老师:欧作超
作品简介: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环境中作业收集和分类的低效率和高错误率问题。通过开发一款自动收作业机器人,我们旨在实现以下目标:减少教师在收集和分类作业上的时间消耗,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和学生指导中;利用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确保每份作业都能被准确地识别并分类,避免人为错误;通过精确的机械操作,减少在收集和分类过程中对作业本的物理损伤,保护学生的劳动成果。
自动收作业机器人-制作过程
小学组作品
一、七步洗手姿势提醒矫正系统
作者:李育德、许柏轩、林子怡 指导老师:巫丽清、陈慧
作品简介
在流行性疾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正确洗手成为了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我们想通过科技手段,引导和纠正人们的洗手姿势,提高洗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数据调查,我们发现超过一半的人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促使我们设计了这款七步洗手法姿势纠正提醒装置,以期改变这一现状。
七步洗手姿势提醒矫正系统-制作过程
二、书法助手-研墨清洗二合一
作者:王天祺、陈宣彤、叶诗蔓 指导老师:陈慧、巫丽清
作品简介: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练习书法既是艺术修养的提升,也是耐心和专注力的锻炼。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常常感到研墨和清洗毛笔的过程既耗时又枯燥,这些重复性的劳动往往削弱了他们对书法的兴趣和热情。为了解决研墨和清洗都能实现的问题,我们决定设计一款既能自动研墨又能清洗毛笔的装置,以科技的力量辅助传统艺术,让书法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和有趣。
书法助手-制作过程
三、桐烟徽墨自动收集装置
作者:杜政庭、陈華蔚、林浩谦 指导老师:巫丽清、陈慧
作品简介:
有一次我们在了解到安徽的桐油徽墨,不禁感叹古代人民的智慧,同时人们使用到书写的场景越来越少,而且也有了更加高效制作墨水的方法,这就是为什么徽墨会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文字肩负着知识、文化的传承,我觉得这是我们的劳动智慧不应该被世人遗忘,所以,我想用所学的科创知识,制作出一款能够自动收集徽墨的自动化装置,希望这套装置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安徽的桐油徽墨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桐烟徽墨自动收集装置-制作过程
四、滚动式草坪拾叶机
作者:孙宇轩、董曦屿 指导老师:陈慧、巫丽清
作品简介
随着城市绿化和家庭园艺的发展,草坪的维护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落叶清理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通过本项目的设计与实现,我们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效的滚动式草坪拾叶机。该设备不仅解决了传统清理方式的缺点,还通过自动化与智能化的设计,提高了草坪清理的效率与便捷性。希望未来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推广,帮助更多家庭和园艺爱好者轻松维护草坪。
滚动式草坪拾叶机-制作过程
五、基于物联网控制的醒狮装置
作者:黎宇阳 指导老师:陈慧、巫丽清
作品简介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醒狮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我参考齿轮齿条原理,设计醒狮装置前半身实现抬升和跳跃;头部固定在舵机上,模拟醒狮舞蹈时扭头表演的效果。为了让非遗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我用物联网远程操控,这样就可以单独控制前后部分的运动效果,增加醒狮运动的复杂性。
基于物联网控制的醒狮装置-制作过程
六、阿尔兹海默症的专用无事牌
作者:陈培丰、刘畅 指导老师:巫丽清、陈慧
作品简介
阿尔兹海默症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病的老人会渐渐的忘记自己的集意,所以时不时会忘记自己回家的路,甚至自己的亲人;所以需要一款能够定位、并且能够识别自己亲人的装置。
我们通过123D design软件设计了装置主体,使用3D打印制作了装置的外壳,通过热熔胶、螺丝螺母等方式进行组装,使用哈士奇AI传感器检测遇到的人脸,通过语音模块进行播报通知,并且能够通过物联网进行北斗位置的发送。
阿尔兹海默症的专用无事牌-制作过程
此次大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生们的勤奋努力、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以及学校对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我们为每一位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感到骄傲!我们满怀期待,期待我校的参赛同学们在市赛中再创辉煌,为学校争光,为科创梦想勇往直前!
为明少年科学院-科技创新社团简介
为明少年科学院“科技创新社团”,创立于2021年,旨在鼓励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围绕国内主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发明、创客以及机器人赛事活动的要求进行专项培养。成立以来社团成员们积极学习和探索科技实践,取得了硕果累累的成绩,获得教育部门官方主办赛事:省级奖项23项,市级奖项40项,区级奖项25项。
同时社团成员们积极学习编程、电子、3D建模等科技知识与技能,积极探索发明实践,完成了“校园文明小助手机器人”、“基于姿态识别的坐位体前屈训练装置”、“基于人脸识别的体育设备共享柜”、“基于yolo v2的非机动车道检测装置”、“智能咏春拳木人桩“等数十项科技发明成果。同时积极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 。
科技创新社团(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