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荣膺羊城晚报2019年度教育领航者“家长口碑奖”
2020年1月4日,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隆重举办羊城晚报教育领航者同学会暨2019年度教育领航单位颁奖仪式,王礼维校长代表我校应邀参加。在此次教育领航单位评选中我校荣获“家长口碑奖”。
这是继我校荣膺羊城晚报2018年度教育领航者之“课程创新领航奖”后,2019年再次获奖,这是对我校全体教职工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我校办学理念与模式的肯定。家长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这将鼓舞着我们继续秉持“创设适合学生最优发展的教育,对孩子一生负责”的初心,在2020年更加笃定前行。
教育领航者同学会活动当天环节精彩有趣,同学会借鉴时下流行的综艺节目《奇葩说》娱乐元素,十几家知名中小学校长当上了“奇葩”选手,在导师吴颖民校长“多次挑衅”下,正反两方激烈对碰,围绕着“如何看待清华北大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展开主题辩论,活动现场一时唇枪舌战,真正是“有趣,有料,有爆点”!教育大咖们你来我往,我校王礼维校长现场的精彩答辩也不容错过哦——
以下是王礼维校长现场发言:
2014年9月9日,习总书记在北师大视察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看来,优师大计,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引进清华北大毕业生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
关于好老师的标准,总书记有一个重要论述,强调要做“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看来,成为一名好老师并不容易,因此也可以说,“清华北大毕业生”≠“四有好老师”。
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工作。这就是说,仅仅有知识是不够的,学霸不一定能教出学霸。做教师一定要“有大爱、有情怀”,像吉林大学的黄大年教授那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像陶行知先生那样,志存高远,心忧民族命运,献身平民教育。
在现行高考体制下,不可否认,清华北大学生的“扎实知识”肯定不错,但也不等于优秀,更不等于“四有好老师”,教师工作的“仁爱之心与教育情怀”永远是第一位的。
因此,从清华北大名校引进教师无可非议,但只从清华北大名校招聘教师,甚或沽名钓誉,夹杂其他意图,此风不可涨!我们应倡导从五湖四海选拔招聘教师,兼容并包,有容乃大,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万物和谐兼容,世界皆然发展。我认为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做教育。因此我谨慎赞成清华北大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