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书签”师生交流的平台—一个班集体心灵历程的记载
关注当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键是设法了解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并平等地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和沟通。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寻找到使学生乐于接受的适当方式。今天“视点关注”刊发《心灵书签:师生交流的平台》一文,是现实新型师生关系的一种反映,或许对广大师生有所启发和借鉴。——编者
山东潍坊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前教育专业2003级6班,由来自全省各地十八九岁的女孩子43人组成,其中独生子女占61%。入学时,该班学习成绩在同专业的班级中是最差的,但在2004年3月全院优秀班集体评选中,该班以各方面量化总分第一名脱颖而出,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在短时间内表现出让教师、学生刮目相看的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和良好气氛。分析原因,还得从“心灵书签”说起——
寻觅中姗姗而来
曾记得,在2003年一个下着淅沥小雨的秋天,43个女孩子带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带着亲人的希望和嘱托,相聚在潍坊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03级6班。上大学的兴奋、新奇充满了每个人的心田,但这些首次远离亲人的学子们,“从亲人送到大学后离开我的那一时刻起,我的心便沉了下来。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一个我熟悉的面孔,一切需要从零开始,我感到了心灵的孤独紧张和茫然无助”(学生后来在“心灵书签”上写的)。而接下来的动态分层教学分班考试更使有些学生迷茫和慌乱。因为她们有的来自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有的来自普通高中。来自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的学生多数开朗活泼,能歌善舞,表现欲强,但学习成绩差;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沉稳安静,不善言辞,甚至有些内向,但学习成绩相对较好。入校时高考分数最高与最低相差近一倍。特别是专业技能水平,可以说有天壤之别,有的学生钢琴、小提琴、声乐、舞蹈等技能课已经考过七级、九级,有的从来没接触过。43个人,43颗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历,不同来源(普高与职高),导致了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个性、学习的不同层次水平。多数独生子女物质条件优裕,但生活自理能力差。她们感情细腻,但脆弱,任性娇气,虚荣心强,关心集体不够,自制力、意志力欠缺,交往能力差却自命不凡。虽然她们是大学生了,但心理还不成熟,她们仍然是孩子。
面对这些首次远离亲人的独生子女学生,该怎么办?此刻她们渴望有一个领路人,而这个人就是老师,就是班主任——引导学生摆脱外界的不良诱惑,消除对自己未来人生和事业的迷茫和困惑,使她们重新找回自我,树立信心。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必须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相互理解,那么设立班级“心灵书签”岂不是一种好方法?就这样,班级“心灵书签”诞生了。
奏响心灵共鸣的序曲
这些学生心中虽有“千千结”,也很渴望敞开心扉与同学交流,但袒露自己的心声需要勇气,需要一些理由,也需要一些时间。为了引导学生,班主任首先从情感上打动她们。在“心灵书签”的首页上班主任写道:“2003年一个下着雨的秋天,我们相遇。你自西向东,我自东向西,我们相聚在同一间教室,甚至是同一个宿舍、同一张课桌。从此我们一起享受人生最美好的大学时光,享受心灵的滋润和默契。潍坊教育学院2003级学前教育6班,这是我们的新家。”“每个人都有人性的两面,但人与人又是何等的相似。请敞开心扉,心灵的大门不必虚掩。”“我知道,我们有时犯傻,有时茫然,但请相信自己,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只要坦诚自己,有困难老师和同学会帮你克服,这会使你的痛苦减半。”
……两个星期后,终于有学生拿起笔吐露心声了。
心灵交汇的盛宴
“心灵书签”的第一页是一个叫郭磊的学生写的,她写道:“我独自走在黑暗的操场上。我喜欢这黑夜,我渴望孤独。和6班的其他同学相比,我有什么优势?我显得太渺小了。我不知道我未来的人生道路将通向何方!我该怎么办?”随后,学生王秀娟也在“心灵书签”上述说了自己进入大学后的苦闷、压抑、迷茫和孤独:“入校已几个星期了,我却满怀踌躇,种种的不如意一起袭来,我有点招架不住。我像一条生活在将要干涸的泥潭里呼吸困难的鱼,几乎就要窒息了。由谁来给我指明前进的航向?我不想就这样度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我要如何努力,如何拼搏才不会有愧于心?……”
班主任对第一个动笔的郭磊写道:“郭磊,你是我们班报到最晚的一个,但能第一个拿起笔述说自己的真实心理感受,袒露自己的心声,说明你有思想、有勇气。我佩服你!这就是明显的优点,是未来成功的基石。我为6班有你这样的同学而骄傲!”对王秀娟,班主任写道:“原来的你也许很优秀,现在的你不是仍然很优秀吗?在人生的转折期,暂时的烦恼和失落感是正常的,是对你意志的磨练和考验。你不甘平凡,一直在追寻自我,请相信未来的道路会一片光明。”
女学生的情感特别细腻。在对写过心理感受的同学进行赞赏性评价后,班主任期待的局面出现了。全班学生争先恐后地在“心灵书签”上述说自己的“心事”和感受。欲动的心扉敞开了,情感的闸门打开了。被评价过的学生见了班主任说:“老师,我真不知我有那么多优点。您能这样看得起我,您不知我有多高兴。”“看了您对我的评价,我兴奋得一夜没合眼,我的自信好像在一夜间建立起来了。”“老师,真的太谢谢您了,我一定好好努力,等着看吧,明天是一个崭新的自我。”没写“心灵书签”的同学告诉班主任:“老师,我十分后悔没早在‘心灵书签’上吐露心声。看到您对前面同学的评价,我太羡慕了。我想写,但一直在犹豫,有点不好意思。现在想写,可需要排队等。”
此后每一个学生从不同侧面写下了自己大学生活最初的感受。学生卞玲玉写道:“我怀着自信的心情来到这里,去创造生活的另一页,可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了。看到青岛、烟台等地的同学专业技能课都那么棒,我有时真的快撑不住了,快要烦死了……”来自普通高中的孙文会写道:“今年某些原因我高考失常,只考了476分,现实欺骗了梦想,糊里糊涂地来到这里。高中时的我也是班里的前几名,老师都对我关爱有加。到了这儿,我才体会到仿佛被遗弃的‘后排哥们儿’的心境了。我不会唱歌、不会跳舞,初次看到别人舞台上的表演时,我就知道这份精彩不属于自己,也许只会静坐在观众席的角落里。昔日的努力换来如此的今天,我像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荡但找不到‘心’的家……”
看了“心灵书签”,班主任又写道:“你们写得很好,是那么的有文采,但为何总带有些许忧郁与伤感?似乎这种凄美的忧伤不该在你们这个年龄阶段产生。在高中时你们是出色的,因高考没发挥好来到了这里,也许你们的钢琴、声乐、舞蹈等技能课从零开始,但这又怎样!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从头再来。请不要忘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不要忘记上大学的目的,不要忘记亲人的嘱托。你们今天能上大学、能有供你们上大学的父母、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成为6班的一员,你们应感到幸运和幸福。人生就要面对几次重大的转折,应经得起挫折。你们还年轻,只要不断努力,未来人生道路会越走越好。”
自此,本子一个个地传下去,43个人自主选择时间,轮流倾诉,少则几句话,多则六七页。在“心灵书签”里,他们谈对学习、爱情、体育、逛街、美容、上网等生活中的乐趣,也写下了对上课、考试、学校纪律的不满,写下了大学生活的点滴感受,记下了她们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也记下对人生的困惑、未来的思考、理想的追求与憧憬……
与成年人相比,十八九岁的学生的郁闷更加指向心灵。她们的孤独与欢喜是单纯的,也是不确定的。而“心灵书签”就像一个心灵的述说场,承接着一场心灵交汇的盛宴,灯火辉煌或杯盘狼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参加了、狂欢了、度过了。盛宴终有散场时,但年轻的心已经长大并成熟。
“心灵书签”:学子的真爱
“心灵书签”上的字句是透视学生内心的一面镜子。现在的学生很难被强制压服,却容易被尊重打动。每当看到“书签”记录有太多的苦闷,看到有的同学对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感到后悔,班主任会策划一个班会,主题是“育爱心点燃智慧,铸能力成就未来”,给她们吃一颗未来职业发展的“定心丸”;看到个别学生自卑心过重,班主任会找时间与之交谈,寻找心灵深层原因,并帮助其设法克服;看到学生们对某上课老师有意见和想法,班主任会私下与该老师沟通;发现某同学在交男朋友,班主任会寻找适当时机与之共同探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得失,并帮她出主意……。就这样,班级内的诸多烦心事,由于“心灵书签”的存在和相互沟通都化为乌有。
“心灵书签”以公开分享的形式,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敞开心扉,公开交流,并因此实现了默契的沟通。班主任对她们字里行间充满肯定性的评价,使她们重新找回了自我,建立了自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也学会如何看待自己,关照别人,理解他人。她们在班级“心灵书签”上相互安慰,相互鼓励,团结一心,立志手拉手共同走过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学时光。在此摘录几句:“相信只要你微笑面对生命的每一刻,用你的心主动去接近,去爱,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你就不会有失落的感受了。”“我们不是怯懦的人。面对大学生活的困扰,我们要用高超的心智、坚强的意志、挺直铮铮的铁骨走出陷阱,走出烦恼的阴影,踏出一条平直的大道。”“就算翅膀折了,心也要在高空飞翔。”“我们正年轻,不要因为一时的迷惘而放弃曾经的努力,也不要因为一次的打击而停止前进的脚步。战胜烦恼,战胜自己,你最终会赢得硕果累累的秋天。”“6班的女生是最美的,也应是最优秀的。不论结果如何,我们要努力。”“我们能生活在这么温馨、融洽的班级中是我们每个人的福气。老师请您放心,我已将失去的自我找回来了,明天你会看到一个崭新的我。”“世上谁没有痛苦,谁的经历会一帆风顺?在父母的期待下,在同学的支持帮助和鼓励下,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挑战呢!”“一星损落,暗淡不了整个星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失败也并不代表永不成功。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不会遥远;如果你还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花开满园……”
在学生人生的十字路口,是班级“心灵书签”为她们竖起人生的航标。学生们在“心灵书签”上写满了彼此的祝福和对这个记载着她们大学生活心理旅程的本子的感激之情:“我爱‘心灵书签’就像爱我的大学生活和如花似玉的美好青春。点点滴滴,丝丝缕缕,连缀着一个翠绿的、粉红的、橙黄的、浅蓝的,甚至灰白的日子,构成了我如歌如诗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