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讲坛 丨 手机的世界 VS 真实的世界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以一种快捷、方便的通讯工具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现代人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该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手机已引起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的高度关注与思考。
6月4日下午,在五楼报告厅我校为初一初二年级元培班全体学生开展为明讲坛之“手机的世界VS真实的世界—如何正确与合理地使用手机”讲座,邀请到美国正面管教协会注册认证导师候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青少年成长指导师、广州市文化馆特聘高级讲师张华燕老师担任主讲嘉宾。
随着讲师口令“waterfall”,学生模仿瀑布“嘘”这样一个简单轻松互动的纪律约定,继而用手指画圈圈热身活动,张老师带领全体学生走进了手机的世界,学生们纷纷倾诉手机这位亲密的朋友带来的各种“爱恨情仇”。大家都喜爱手机能带来便捷服务、提供娱乐休闲与最新资讯、帮助学习、便于人际交往沟通、手机网购与支付等各方面的帮助,却也同时纠结手机带来的挑战不少—要花时间精力去照顾管理手机、容易沉迷,考验自制力,熬夜伤身,难以抵制诱惑等等。
对于手机带来的挑战,张老师跟学生们分享了人类的行为受到大脑影响与调控,特别是大脑前额叶皮质,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从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老鼠乐园中推论出当人或动物所有的内在需求和外在需求都得到满足之后,是不容易对某一物质上瘾的,反之亦然。
讲座最后,孩子们一起“头脑风暴”探讨闲暇时光里能做什么时,不少孩子表示要在真实的世界里满足自己的需求,那就是“听音乐、浇花、学习、看漫画、看错漏题、吃零食、写作业。。。。。。”。现实世界中其实有很多比起“沉迷手机”更适合自己的健康有益的多元选择。张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制作的“选择轮”的独特方法。相信孩子们生活在真实的体验中去发现真实的世界远比手机世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