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部“我与为明共成长故事演讲”比赛决赛顺利举行
磨练中成长 合作中学习—— 高中部“我与为明共成长故事演讲及小组合作学习”比赛决赛顺利举行
10月15晚日,喜迎为明建校15周年“我与为明共成长故事演讲及小组合作学习”比赛决赛在罗马校区阶梯教室举行。高中部刘瑛主任、汪大友、温必安、李志奇、何桂霞、潘珣等老师出席并担任评委,高一高二百余名学生到场观摩比赛。
比赛分为演讲与小组合作学习两部分。在主持人黄家璇的介绍下,比赛正式开始。
第一阶段:演讲比赛
此次演讲比赛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来自高一高二的四名选手参加了决赛。决赛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拉开了序幕,选手们紧扣演讲主题,个个声情并茂、神采飞扬,展现出了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娴熟的演讲技巧。一号选手卓淑金以我在初三时共搭人桥的感受开始演讲,分享了她在为明的成长,她以良好的台风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二号选手薛博文以富有激情的语言展现了他对班级、对师生的感情,以慷慨激昂的语调表达了对为明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朴实中不乏新意,自信中充满活力;三选手沈意琪从校园的学习和娱乐讲起,对为明的“6+1”教学模式为为明学子提供的宽松环境大加称赞,表示为明就是她学海中指引的灯,同时表达了她对学校的热爱以及立志成才、担当栋梁的决心。四号选手陈振栋用生动鲜活的例子,感人肺腑的故事,恢弘磅礴的气势,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引起强烈共鸣。在整场比赛中,众多选手纷纷表达了对母校的深深祝福。
第二阶段:小组合作
“6+1”教学模式,是我校新课改的亮色,而小组合作探究无疑是亮点中的亮点。学生们通过分工合作,积极参与质疑和补充,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而此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比赛,正是对这种学习模式的长处的展示和推广。
首先展示的是高二(1)班的“为明星”组,他们围绕诗经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进行讨论。对不当的发言提出质疑并仔细论证自己的观点,同时对所用知识活学活用,并不只停留于课本知识,更有生活中的运用。小组成员在轻松的对话中探求知识,看得出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接着展示的是高一(6)班的 “Farenheit”组,他们对地震波展开了讨论。简单的讨论过后,成员们各自发言,由电影画面到引证书本知识,很好的解决了所提出的课题。每个成员都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
第三个出场的是高二(5)班的“知行合一”小组,他们对珠江水质被破坏的原因进行调研。他们在前期收集资料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研究,各抒己见,反驳、辩论。最后一位成员进行总结,小组长深入原因,论述影响,最终得出准确的结论。
最后出场的是来自高一(1)班的“文博组”,他们针对国庆中秋期间的消费大数据进行分析。围坐在一起组员们,既有展示又有合作,各组员选择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分析数据,结合双节人们习俗或喜好得出结论,合作展示可圈可点。
经过激烈角逐,演讲组薛博文、陈振栋获得的一等奖,卓淑金、沈意琪获得二等奖小组合作组高二1、 高一1获得一等奖,高一6 高二5获得二等奖。
最后,被邀请上台即兴发表获奖感言和参加此次比赛的感受的李志奇老师与陈振栋同学,表达了对为明的祝福。
本次演讲比赛展示了我校学生的青春风采与积极面貌,有利于引导广大学生围绕学校发展大局,牢记使命,勤奋学习,在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