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部为明讲座“语言文化的魅力”
4月29日,星期三晚上7点。国际部为明讲座由优秀学生泽郎三穆洲主讲,主题是“语言文化的魅力”。
泽郎三穆洲,今年3月22号从北大附中成都实验学校高中部来到广州的国际部。他住在一个藏传佛教为主体,伊斯兰教并存的小镇,镇里除了主体民族藏族外,还有汉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羌族。由于地域原因以及母亲对他关于西方文化的启蒙,他从小就喜欢了解不同的文明,对宗教,语言,文化建筑感兴趣,这个兴趣爱好一直保持到现在。他有很好的语言天赋。
当他走上舞台的时候,场下的掌声欢呼声如雷。他面带笑容,淡定地站在上面,丝毫不紧张,像个身经百战的勇士。从欢呼声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同学。
首先他介绍自己的名字,用广东话来念他的名字“泽郎三穆洲”,他爱这个名字,因为在藏语中,“泽郎”是“长生,永生”的意思,“三穆洲”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但是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一些小误会,他说道:“每当我向我的朋友介绍我的中文名的时候,他们都会认为我是一个日本人!”为了解释这个名字他可是大费口舌啊!他会很自豪地说他是一个西藏人。为了让同学们更了解西藏,他从西藏文字的结构开始讲解,然后讲西藏文字和其他文字的关系,文字中寓含的特别含义。他讲到激动处,神采飞扬,民族自豪感溢于言表。
谈到自己的兴趣,那就是学习各国语言,同时通过语言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他嘴里不停地吐出大家很陌生的各种各样的语言,有大弹舌音,小弹舌音,有些像呕吐的声音,有些又像摩托车启动的声音。同学们觉得既新鲜又神奇,佩服得五体投地。泽郎三穆洲有时也会跟同学们互动,让大家学一下某种语言的某句话,同学们也乐于学习,学得标准的充满了自豪感,学得不像的自己傻笑。他热爱语言,如痴如醉,遇到喜欢的语言马上就学。至今为止,他会藏语,汉语,印地语,法语,英语,乌尔都语,蒙古语,俄语,阿拉伯语。他也喜欢结交来自不同国家的笔友,通过笔友他可以更快地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也可以更好地了解那个国家的文化。这也给学英语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语言的方法。
在众多的世界笔友中,他最要好的一个笔友是一个印度人。于是他引领同学们走进了印度文化之旅。为了今天的讲座,他特地穿了一条印度裤,俗称“阿三裤”,像形象代言人似的如此这般地给同学们介绍了阿三裤的好处,还建议同学们每人都买一条,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接下来他随口吐出一口流利的印地语,同学们都惊呆了。他说其实很多印地语都受到英国的影响,因为印度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两种语言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还讲了法语和俄语,并把这两个国家文化的大概轮廓展示给大家。他学法语是因为法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家,特别是巴黎,而法语也很美。在这里,他又给大家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打自心里地喜欢,那么就不觉得难。
讲座接近尾声时,他说最让他自豪的一点就是新疆的语言和文字都是西藏发明的,大多数新疆人都信仰西藏的宗教。作为一个西藏人,他为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感到骄傲。学习了这么多国家的语言,他知道,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对于世界上不同的文化,他都抱有一颗宽容之心。
泽郎三穆洲,作为学生,能登上为明讲堂给大家做专题讲座,这给同学们很大的触动,也激励着同学们向优秀看齐。而这个关于语言文化的主题,也调动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他处处流露出来的民族自豪感及对其它文化的宽容也深深地感染着同学们。
(照片由致远记者站魏瑶及曹雅静提供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