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为明杯”语文兼容课堂大赛圆满结束
首届“为明杯”兼容课堂优质课竞赛活动为我们老师搭建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升自己的舞台。我们六年级三位语文老师在学部教导处和教研组的统一安排和指导下,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了竞赛方案,以教研组“主体—发展”教学范式为研究点,制定了备课组的教学模式“目标导读法”。赛课前,老师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本次赛课的目的“践行学科教学范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课堂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真正地把“为学而教”落实到位。
刘志勇老师讲授的《凡卡》一课,文章篇幅较长,刘老师设计以“走近作者——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及内容——初读课文,初步感受人物形象——精读课文,深度感受人物形象——再读课文,感受人物内心”这五个层次展开教学。以“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为主线,通过学生的朗读、感悟、交流、写话,加上教师的有效启发、及时引导和鼓励,这一节课既完成了对文章内容的感知,思想的体会,写作方法的渗透,又在长文短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示范。
贺新元老师讲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为了让学生旧文新学,激发学生学习童话故事、热爱童话故事的兴趣,课堂伊始,贺老师就给孩子们播放了课文情景朗读的视频,通过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对命运悲惨的小女孩的同情,为接下来课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贺老师的课堂设计巧妙,在整体感知课文后重点抓住最后三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情的冷漠。整节课,贺老师妙语连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目标达成度高。
李梅老师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誉居里夫人科学成就及人格魅力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精神和人格。李老师围绕目标、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课堂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抓住“美丽“这一主线,从文本整体的表达个性入手,再把握其课文内容;以居里夫人提炼“镭”为切入口,再到居里夫人形象的变化,感受居里夫人的美丽,从而发现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最后,叩问作者,为何以“美丽”来表达。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中找出关键句子,画出重点词语,通过朗读、体会、想象写话、观看视频等环节,让学生去发现美丽,感受美丽,明白科学精神的含义。
在这次赛课活动中,六年级三位老师既精心准备自己的课堂,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等环节,真正做到在学习中收获,在研究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