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教育——学校办学特色探索之路
【学校办学特色探索之路】
“兼容”教育
一
为明学校,源自北大。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为明广州学校”),源自北京大学、北大附中,扎根于北大的文化沃土。“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北大校训)是我们一脉相承的精神,“发展个性,涵养人格”(蔡元培)是我们不变的育人宗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北大传统)成为推动我们不断进步的坚定信念。
我们不断陶冶着“兼容并包”(蔡元培)的博大胸怀,始终追求着“常为新”(鲁迅)的崇高意境。“敬天爱人,兼济天下”是北大附中为明广州人的独特禀赋,“敢为先,常为新”已渗透到我们为明广州人的血液里,并形成为人人崇尚、身体力行的学校精神。
为明广州学校主动汇聚中西方各种优秀的教育资源,不遗余力打造“兼容”教育的办学特色,着力培养“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国际化精英人才,中国未来社会的精英阶层。
二
为明广州学校创建于2002年9月,是一所涵盖小初高十二年一贯制,并提供出国留学一条龙教育服务,可寄宿可走读的高品质民办学校。
学校座落在风光秀丽的珠江岸边,鹤洞桥畔,位于广州市著名的海珠区老工业区(工业大道北、沙渡路和革新路交汇处),广州近现代对外贸易和港口运输的重要历史遗迹——“太古仓码头”就近在咫尺。南北文化、中外文化、近现代历史文化,汇集于斯。
学校传承百年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学精神,主动汲取“坦荡包容,自强不息”的榕树精神:学校地处现代化大型高档住宅区的光大花园——“大榕树下,健康人家”,校园里榕树叶茂如盖,四季常青,不畏寒暑,傲然挺立,榕树之态度、之精神时时感召着这里的人们。
学生省内外、港澳台及外籍生聚于此中,师资来自祖国四域八方、各地精粹,中外教师合作,汇聚一校。北京为明学校实施国际化教育的办学战略,中外优质教育资源及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源源不断注入。学校有广域的文化空间培育学生,使孩子们能够成长为内外兼修、学贯中西的优秀人才。
于斯,“兼容”跃然而生,成于思想,成于方法,成于教育之特色。
“兼容”,兼:并在一起;容:容纳;把各个方面全都容纳进来。为明广州学校办学十余载,“以资源赢得资源(开放办学),以质量赢得市场(质量立校)”正是“兼容”教育思想之践行,儒雅包容、严谨务实之作为。
三
为明广州学校推崇原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发展个性,涵养人格”教育思想,将“兼容”教育特色植根于学校底蕴深厚的“元培文化”,使之惠及师生及社会。
北大因蔡元培,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奠定北大百年基业。“兼容并包”、“崇尚学术”,我们取之为为明广州学校“元培文化”的核心思想。
“发展个性,涵养人格”是蔡元培先生对教育的心解,精当地表达了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学生素质发展的方向。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主张,“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他还主张教育必须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实际,“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为此他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启发式教学,提倡自动、自学、自主研究。由此,“发展个性”与“涵养人格”有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
蔡元培先生“发展个性,涵养人格”教育思想的提出,融会了中西教育文化的思想精髓,适应了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历史进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明广州学校把“发展个性,涵养人格”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任务,恒久不变的育人宗旨。“发展个性,涵养人格”这既是百年北大教育文化的厚重积淀,也是为明广州学校恪守正确办学方向的自觉行为。
蔡元培先生主张,“教育要平衡发展人的个性和群性”、“尚自然,展个性”、“砥砺德行,培养正当之兴趣”、“沟通文理”、“体智德美各育并举,养成健全之人格”。这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独特的精神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西方现代文明对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追求,在蔡元培先生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蕴含了现代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造就具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的民主社会的建设者,崇尚有尊严的多样性、有理想的包容性和健康心态的批判性。
由此,我们的“兼容”教育源于教育赤子之心,行于学校文化之规,成于教师行为之常。“中西方文化融合”,“养成健全之人格”,这便是我们“继承北大传统,创办百年名校”实施兼容教育之目的。
四
为明广州学校的“兼容教育”,继承北大传统,发扬北大附中特色,扎根于学校元培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中西方文化教育优势、南北优质文化资源、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优势、科学与灵活的学与教方式方法等诸方面的有机整合,形成和谐的整体,从而能够积极稳定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认为,学生接触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不同学派及学术思想,就会不囿一己之见、一家之说,有利于思想自由,独立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兼容”教育就是要汇集诸多优质教育资源,对学生培养施以整体和谐的教育影响,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当今国际社会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学校教育大多急功近利、狭隘、片面、短视,“应试”与“素质”双重教育价值观的矛盾及冲突日益凸现。这对于人才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以及未来工作生活和人生发展势必造成重要影响。
中小学基础教育旨在为学生奠定美好人生的根基,有着不可动摇的特定地位和独特价值。为明广州学校依靠着高起点和厚积淀,始终把“育人”的教育作为学校各项工作清晰明确的主旋律,把“育人”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不可动摇的方向,即使时有质疑、发展压力大也从不改变初衷,执意坚定而行。
在新的时期里,为明广州学校传承百年北大优秀传统、弘扬学校历史文化精神,以“兼容”思想作统率,通过“兼容课程”、“兼容课堂”、“兼容德育(一班一国家、一家<公寓>一美德)”、“兼容活动”、“兼容环境”等实施途径,整合各种教育思想、文化、资源和方法,汇聚于一校一室一活动之内,致力于培养有传统文化的道德范式(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主要体现为“爱”和“隐忍”),中西方文化融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际化精英人才。
“兼容教育”的办学思想体系及实施途径(九宫格),如下图所示:
兼容课程:整合中西方课程的优势资源,合理定位四类课程:精–中国精品课程;优–西方优质课程;特–特长拓展课程;活–综合活动课程,构建“基于培养目标的现代人素质系列课程”体系。将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学校课程之中,以实现“系统培养、科学培养”的目的。
兼容课堂:教与学必须兼容,其核心是“为学而教”,“以学论教”,教学生“学会学习”。坚持“多元、开放、自主、高效”的原则,以研究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为核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索“学做讲评 –自主合作学习型”的课堂教学范式,坚持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学习成绩。
兼容德育:以育人整体化建设为中心,坚持“孝礼先行,群育跟进,艺术熏陶,乐学笃行”的德育实践,探索“自主德育”模式(优秀做人、主动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形成“育人整体化,模式近小实”的德育特色,为明广州老师争做“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自觉践行者。
兼容活动:以“参与·体验·感悟”为主线,创设适合学生成长的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实践能力。包括校园节日、主题运动会、社会实践及职业考察、社团活动、领导力开发等系列活动。
兼容环境:遵循青少年成长的规律和特点,从物质环境、育人氛围、自我感受三个层面,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主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成长环境。
为明广州学校秉持“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家长安心工作”的办学宗旨,把“各育并举,全面发展”作为一直坚守的育人方向。围绕“兼容”教育实施,“学习、生活、活动一日有秩序”(秩序工程–育人基础)继续常抓不懈,学校及老师锲而不舍地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现代人素质工程–育人任务)。由此,“中西融合,全面发展;发展个性,涵养人格”即是“兼容”教育的使命及目的之所在。
“兼容”教育,之于学生,当是“厚重、大气、高远、时尚”;之于教师,应是“博爱敬业、博学善导”;之于为明广州学校,则是“国际化的中国优秀学校,国际化的未来精英人才”。
若如此,幸甚,为明幸甚,中国教育幸甚,未来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