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部为明讲座“生命在于运动”
2015年1月7日星期三晚上,由Jonathan主讲的国际部为明讲座第十一讲《生命在于运动》如期举行。
Jonathan,先后就读于英国米德尔斯堡学院及英国提兹赛德大学,荣获生命运动科学研究生文凭及专业教师资格证书。教学方法独特,经验丰富,富有人格魅力,备受学生喜爱,曾在国内外高校任教,现任国际部科学和英语教师。
Jonathan是一个理科老师老师,喜欢用数据来说话。当讲到心脏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时,他邀请台下四位志愿者做实验并且记录数据。他先让同学们数心脏在一分钟跳动的总数,然后他要求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几组比较激烈的运动:仰卧起坐、俯卧撑等。等同学们脸部微红,开始流些汗的时候,让他们再次测试一分钟内心跳次数。同学们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后者明显增高。这个实验证实了心脏跳动的次数和运动量有很大的关系,运动量越大心跳就越快。Jonathan说:“在运动的过程中,心脏要不断的向身体供应血液,当运动量逐渐变大时,心脏也随之加快。”这让同学们了解到,锻炼身体可以让自己的心脏跳动得更加强劲有力,身体更加强壮结实!
Jonathan强调,在运动中,呼吸的控制很重要。为使同学们更好了解“呼吸与运动的关系”,他再次邀请了另外一批志愿者做实验。同学们都积极地举手,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身体验一下实验。被邀请到的同学,既激动又紧张。Jonathan先让同学们计算自己一分钟平稳呼吸次数,然后在舞台上做高抬腿跳跃运动并坚持2分钟。同学们一边努力做着跳跃运动一边仔细地感受自己的呼吸节奏。完成后,并肩坐下,再次数自己呼吸的次数。同学们可以清楚的观察到,运动后大家的呼吸变得更加急促。
Jonathan说:“在运动的时候,身体需要不断供应氧气,运动越剧烈,供应氧气越迅速,有些同学的呼吸相对运动前没有什么太大的起伏的话,那就证明这位同学的肺活量较大,能及时供应氧气。”所以同学们要多注意自己身体给自己发出的信号,稍微运动后很喘的话,证明你身体素质较差,那么你就需要加强锻炼了。
Jonathan的讲座和自己的学科挂钩,希望同学们坚持锻炼,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