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师生抵达密西根 圆梦东肯迎接新生活
2013年8月24日,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的叶颖娴老师带领着9名为明的高中生顺利抵达芝加哥O’Hare国际机场的五号航站楼。
至此,留学美国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将全部抵达。离开学前还有几天的时间,EK和RF专门为中国学生举办了有计划的入学导引项目,包括与在读学校教职员工的见面和游玩西密西根等著名景点。
随后他们即将展开全新的学习生活,体验美国西式的本土文化,与美国友好家庭一起愉快生活,开始亲历留学异国他乡的别样精彩。
夜幕下的欢迎给我们久久的感动
24日,夜幕徐徐降临。30分钟、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出口的人流中从香港飞来的旅客越来越少,却仍然没有为明队伍的身影。Frank和前期到达美国的陈讯轩同学早早在B出口等待大部队的到来。终于,陈志忠、郑剑、刘辰宇三个男生推着行李走出来了。接着叶颖娴老师也带着另外几位学生走出来了。原来是其中一位同学,签证之后扔到垃圾桶的一张“废纸”,竟是外国学生在美国最终要的合法身份凭证—I-20表格。她凭着一份I-20复印件,不得不惊动经过美国海关的层层盘查。叶老师带着大部队始终守候在到达厅内,直到这位同学闯关成功。
“好了,全部到齐,”叶颖娴老师再次放心地数了数,一个也不少!大家在Frank的带领下走出航站楼,来到停车场。一辆高大威猛的雪佛兰面包车和一辆丰田商务早已在灼热的阳光下等待多时了。
经过3个小时的车程,晚上9:40分,美国大部队在夜幕下抵达为明美国公司驻地。早已守候在那里的工作人员和肯特伍德和罗克福德的寄宿家庭的家长和孩子们欢呼雀跃,热烈欢迎来自中国的老师和孩子们的到来。寄宿家庭的接新程序早已准备就绪。而寄宿家庭早已在互联网上和广州学校的同学们熟识。不等Frank喊出学生的名字,他们早已上前和自己家庭的中国新成员拥抱起来。30分钟的寒暄之后,同学们纷纷跃上寄宿家庭的汽车回他们的新家了。
个性激励教育里的教师是主动力(教师是学校的主人)
8月23日下午,抵达西密歇根的第二天,叶颖娴老师和另外一位老师就在Frank向导下来到开学前夕的东肯高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接待她们的是东肯的助理校长、热情的举重教练瑞克.史密斯先生。
东肯高中位于Kalamazoo大街和Eastport路的交叉处,这里集合了操有60多种语言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瑞克校长热情地接待了两位老师,并带领她们参观了学校。学校像一只巨大的飞鸟张开翅膀跃跃欲飞,建筑分为东翼和西翼,大部分文科课室都在东翼,理科课室都在西翼,加上礼堂和室内体育馆、室内游泳馆、室内冰球场、室外棒球场使得这座学校规模宏大,可以想象开学后学校沸腾的景象。)
我们的孩子们第一个任务就是在他们自己的美国同学帮助下找第200号教室。注意,这可是本校最难找到的教室哦。后来,接新的ELL老师Erin神秘地说,没有一个新人能在无人帮助下找到它。漫步在学校教室与走廊之间,听着瑞克的介绍,仿佛像是走进大观园,眼睛不够看。当时一些校工在为开学做着准备,忙碌着各种手里的工作,瑞克则把他们的名字一一介绍给两位老师。东肯工作人员热情的问候和友好的微笑都留到了我们的记忆中。
令两位老师驻足最久的地方,是东肯的摔跤馆―――瑞克曾经工作过十多年的地方,这位曾经的科学老师兼摔跤教练在这里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步入摔跤馆,摔跤运动的气氛极其浓厚,巨幅的运动图案和贴满了墙壁名字数字冲击着我们的眼球。瑞克说,他刚来这里时墙上什么都没有,后来一个有九个孩子的家长主动提出要把墙壁画上图案,用此来振奋搏击精神。“真是一个好主意!”他随即决定将学生的摔跤成绩按照不同方式将名列前茅的名字写在墙上,我们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卡片整齐地按区域划分贴在墙上,从1981年开始直到现在。他告诉我,训练时对那些还需努力的学生他会把他们叫到一边指着墙说“你想不想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学生说“想啊!”他于是便说“那好,每天多出一个小时的训练,动作到位就能达到了。”他是如此欣赏勤奋苦练的学生,不停地告诉我们,他的一个得意门生利用假期天天来到摔跤馆比别人多出几倍的时间练习,现在已经是哪家大公司的CEO。通过摔跤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培养优秀的素质是瑞克推崇的!
摔跤是一项极具对抗性的运动,摔跤馆内悬挂的牌子上写着运动规范:大部分人在累了的时候就停下来了;强一点的人在感觉自己要瘫倒时停下来了;只有那些最强的人知道心会在身体之前疲惫,心会推着你不断超越极限;当所有的这些极限动摇了,不可能达到的就达到了。
瑞克的陪同本来计划是45分钟,却走了一个半小时。两位老师感受到的不仅仅有学校的丰富多彩和瑞克的热情真诚,更有东肯学校把对学生的个性开发的重视。东肯把这一工作的重点放在对课外活动的重视上了。 这与为明的革新性中国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从各种设施的投入、时间的分配以及课程的评价可见一斑。而学校的走廊里张贴的都是东肯几十年来的各项活动的明星学生,以及他们取得的成绩和照片。
从初识到友谊的距离不到一天
东肯高中给孩子们安排的一周导引活动是既周到又丰富的。到达后的第二天是周日,学生们被安排在寄宿家庭调时差。这一天,刚刚到达的叶颖娴老师,必须和先前抵美的王路、汤盈盈、敖菊花三位老师一起熟悉本地生活。
8月26日,是孩子们首次进入东肯高中的日子。在东肯志愿同学的陪同下与校长见面并熟悉学校,下午去了当地的度假胜地saugatuck海滩。8月27日,上午同学们做学前准备工作,下午大家欢聚在校室内冰场练习滑冰。8月28日,上午同学们在学校课程顾问的指导下选课,下午参观大急流城博物馆。8月28日,游玩American Adventure游乐场。
孩子们分别被录取到不同的学校进行学习。我校叶颖娴老师在行前培训中,已经对同学们有了充分的了解,大家都具备较好的英语沟通能力与交际技能,很快就适应美国的生活与学习。踏入美国土地将近一周的时间,老师和同学们能融入美国寄宿家庭的生活,与寄宿家庭的各位成员相处愉快,语言与生活技能得到较好的锻炼。孩子们在学校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开学培训,积极做好各项学习准备。每位孩子根据自身情况认真选择了本学期的课程,并领取了相关的书籍,努力完成学校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周新生导引的活动中,叶颖娴与另外一位老师顶着被美国同事误解为中国式“直升机妈妈”的风险,一直陪在学生们的周围,一边学习,一边看护。她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完成学校交给的两个核心任务。既要保证我们的孩子顺利接地,又要快速熟悉东肯的工作方式,为很快到来的开学作准备。
洛高,计划中有条不紊的学校
密歇根州的罗克福德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小镇的缩影,幽静美丽,别致清新,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罗克河从小镇蜿蜒而过,当地人就地取材,在镇中心建起了罗克福德水坝,成为小镇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我们的到来,给小镇带来了新鲜的中国气息。在我们去学校报到的第一天,校长亲切友好地带领我们参观了学校;课程顾问部的老师们耐心地帮助学生选择课程;连当地媒体都对我们老师和学生进行了采访与报道,并给予我们热情的好评。
我校的汤盈盈老师,将带着五名学生在罗克福德高中工作及学习。他们分别就读洛克福德学校的11和12年级。学生们在学校的培训和学习经历,给他们在美国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和知识基础。
我校陈迅轩同学早在赴美之前,就与寄宿的Kish家多次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沟通交流,甚至与家里学中文的美国男孩相互教对方语言,与Kish家的关系相处得自然融洽。
陈志忠是个大方的大男生,他寄宿的Parker家也有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学中文的男生。在罗克福德校董会上,面对一名校董对中国学生公然的询问,志忠大方地讲出在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独特的教育理念下,他获得了普通学校的中国学生所不具备的当众表达能力。在当地媒体mLive的采访过程中,志忠更是崭露头角,报道赞扬他是“自信地微笑着的中国学生”。
郑剑则是个性情温和,与人友好的男生,他的寄宿家庭McWater家有的一对可爱动人的双胞胎姐妹,两个美国小女孩都很喜欢她们新来的中国哥哥Irving。
在我们到达罗克福德的第三天,罗克福德公立高中的中文老师Jeff,带我们参观了罗克福德中心小镇,并特地邀请了一位小镇当地老人,给我们介绍小镇的历史。之后的四天,我们还参观了大急流城(Grand Rapids),城中心的公共博物馆,密歇根游乐场(Michigan Adventure)。刚来不久,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当地的美国人对待我们的热情与真诚,孩子们都表示过得非常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