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德育专家来校考察“感动、震撼”
十周年校庆庆典系列活动让师生们欢乐不已,幸福满盈。2012年11月30日(星期五)上午8:30,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谢春风主任(研究员、博士)一行10人来到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进行考察交流。雷丽霞校长、秦新春副校长、钟和军主任、韩文主任、王同娟主任等学校领导热情接待来宾。












这些北京市德育专家博士、博士后占大多数,除了北京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的专家领导之外,还有4位是来自北京教育学院各分院的主任、部分北京重点中学的德育校长或主任。称得上是德育研究专家、德育专家。
他们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校园及部分教室、功能场室。在参观学校“中小学主题运动会图片展”当中,谢春风主任回来头和同事说:“这样的学习实在意料不到,对于学生来说一定很有收获,太好了!”
在学校会议室,来宾们观看了学校十周年校庆的视频专题片《走过十年,这里有所好学校》。“这里有所好学校”,孩子们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特色鲜明的各项课程活动,让来宾们深受感慨!
随后,雷丽霞校长用聊天的方式与各位北京专家交流了办学情况和学校德育工作。校长从2002年离开北京进行人生中又一重大选择谈起,谈到了十周年校庆庆典周“每天一个仪式、每天一至两个特色活动、每天课堂和活动全面展示”等情况,“孩子们的笑脸”不仅体现了良好的精神状态,更成为了学校的标志性名片。
校长重点就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的德育特色——“育人整体化,模式‘近小实’”,对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培养重点,以及如何解决教育中的疑难杂症问题,谈了“德育常规中的创新行动”、“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实施不被孩子拒绝、打动孩子心灵的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和做法,比如主题运动会系列、校园节日系列等。过程中,来宾们还观看校园网、视频等内容。他们对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的办学及德育产生了浓厚兴趣,认为思想前沿先进、措施新颖有效、很值得研究和学习。
交流之后,专家们来到小学部六年(3)班教室,观摩了由周志红老师上的一节班会课《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这是小学部“81个好习惯”校本课程系列之“做人好习惯”,是班主任老师和心理教师陈霞、邱思乔一起合作的心理健康专题活动课。通过“找朋友”游戏导入、就小品进行“什么样的人不受欢迎”案例讨论、找找身边受欢迎的人、关于“受欢迎的人”特质的问卷调查、“我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吗”自我检测等环节,最后班会课在“相亲相爱一家人”全班同学的合唱歌声中结束!
课后在教室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谢春风博士、主任以及来宾们对六年(3)班同学们的思维活跃、出色表现给予了极高评价,对周志红老师说:“你很有智慧,水平很高!”“学生很有表现力!”……在学校会议室,谢春风主任向周志红赠送了一本书,并在扉页中写道:“周志红老师:你的主题班会《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讲得十分精彩,孩子的善良基因得到激发,您是一个充满了智慧的灵性的优秀教师,我们深表佩服!”在听完周老师的课后交流时,谢博士再次评价说:“育人体现在活动之中,给更多学生以启发,很有智慧、令我们感动!”
随后,我校部分初中、小学的班主任老师与专家们进行了座谈。郭长华主任、史桂娟主任、周志红老师、金俐老师、张葳老师、王崴老师、范鸿飞老师以及心理教师陈霞、邱思乔等老师参加了座谈活动。
当专家提问:“校长的育人理念是如何融入教师工作,并融入学生成长之中的?”郭长华主任的“小学81个好习惯校本课程建设”、史桂娟主任的“初中青春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以及金俐老师的“走好初中青春第一步的全方面多角度的评价促进”、张葳老师的“针对男孩子成长特点的四项培养行动”、王崴老师的“德育近小实、提高实效性——班会课、我讲我的教育故事、论坛”等交流,给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专家说:你们要培养学生在未来成为成功和幸福的人,这里的学生品德好、美德好,阳光、真实,这是很了不起的培养成果,我觉得这都是由于老师“自信、阳光、美丽”!你们的学校注重学生做人、做事、生活的全面发展,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如果参加“总统选举”的话,你们的学生一定很有优势!
活动结束之后,北京专家深有感慨地说:这次到贵校非常有收获,很值!很受教育,震撼——教育可以这样做,孩子可以这样培养!你们学校的老师不仅能够很好理解校长的办学思想,而且在实践中真正的做了出来,这才是特别让人佩服和震撼的地方!学校干部教师团队真正具备了群狼的特性,很有战斗力,很有创造力!他们还表示,接下来要组织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到这里专门学习观摩班会课等,和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的老师们交朋友。
“育人整体化,模式‘近小实’”,德育要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心灵,从而成为不被学生拒绝、打动学生心灵的教育。“用心做教育,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这已经成为了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鲜明的教师团队文化和特征,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帮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坚持、智慧地做好了十年,也将继续富有成效地走好下一个十年、二十年……培养越来越多的孩子,这就是价值!(供稿 教科研 龚毅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