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活指导系列课程”助学生健康成长
本着“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宗旨,依据我校“81个好习惯、32个有教养细节”的具体要求,小学生活部组织生活指导教师们开展了“小学生活指导课”的一系列实践和教师培训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使学生获得了健康快乐的成长。
目前,小学部生活指导教师们走上了各年级各班的讲台,认真组织开展了每周一次的“生活指导培训课”。课程侧重对学生生活自理、安全常识、礼仪学习、厨艺学习等方面的体验和学习,课程内容从低年段到中、高年段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衔接培养。通过生活指导系列课程,让孩子们学会劳动、体验生活自理的快乐,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低段学生生活指导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指导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如刷牙、洗脸、梳头等,自己穿衣服,自我劳动,如叠被子、洗小件衣物、整理用品、打扫卫生等,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好习惯。在中、高段的生活指导内容上,主要包括交通安全、生活中的礼仪、保健常识、实用厨艺、茶艺等,指导学生们学会生活。此外,老师们还会对孩子进行健康生活习惯的指导,包括:吃饭不讲话,不暴食,不挑食,遵守作息制度,晚上睡前不说话,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在指导过程中,对于每件事情都必须非常精细到位,老师们必须明确到怎么做?什么时候做什么?做到怎样的程度?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明确的评价标准。在学生实践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指出不足。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养成生活好习惯。
注重实际运用的“生活指导课”增强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锻炼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依据自编教材,老师们认真备课、上课,并将知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集体生活、比赛和各项评比中,拓展到学生周末、假期的家庭生活中。生活指导课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开展“小学生活指导课”的过程中,生活指导教师的专业成长越来越重要。为此,小学部组织开展了系列的生活教师专业化技能大赛,包括微科研论文写作、教育情景答辩、才艺展示等,极大提升了教师们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和指导工作,学部还组织开展了教师专业技能竞赛、生活指导课、宿舍故事会、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等系列培训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生活教师队伍的建设。
这支追求卓越的生活教师队伍正在迅速成长,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高度赞赏,在“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家长安心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教科研武珊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