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杜晓薇老师全区公开课获得赞誉
2012年5月4日下午,在海珠区数学教研活动中,全区七年级数学教师百余人齐聚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初中部,观摩了我校杜晓薇老师的一节初一数学公开课《三角形内角和》。这既是一次全区初中数学教研活动,同时也是我校初中数学组、名师工作室的重要活动。






杜老师秉持“公开课常态化、常态课精品化”的主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求活跃课堂,但求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精心打磨了这节“精品常态课”。初一(1)班直升班的孩子们进出教室井然有序,课堂上安静认真思考,发言积极大胆,思维快速缜密,彰显了我校学生的高分数、高素质。我校师生的风采,获得了全区老师的高看。
在热烈的掌声中,杜老师再次登上讲台,真切交流了本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和上课的体会与收获:
首先感谢教研室罗晓彬老师给了我这样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并且感谢罗老师、中心组老师、成慧民老师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还要感谢我这些可爱的学生们,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了精彩和快乐。
这节课的难点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在证明的过程中第一次引入了辅助线,运用添加辅助线实现转化的数学思想。这对于初一的并且是刚接触几何证明的孩子们是个难点。如何避免把这个难点枯燥地硬塞给学生,如何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十分的重要。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分六个环节进行。
环节一:引入。用卡通形象人物讲故事的形式直接让学生由发现结论引入。
环节二:回顾。回顾小学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通过回顾剪拼的方法,为突破如何添加辅助线这一难点做好铺垫。
环节三:证明。想证明三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引导学生想把三个角转化成平角或同旁内角;引导学生如何把角“挪”上去?
环节四:思路总结。
环节五:反馈训练。
环节六:活学活用。
接下来,全区数学老师现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最后教研员罗晓彬老师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在上次来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调研听了杜老师的一节课后,当时就约下杜老师来给全区的老师上一节公开示范课。今天,杜老师的这节课给全区的数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听过很多节“三角形内角和”的公开课,这节课无论从教学设计还是重难点处理上都是最科学高效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1、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思维语言严谨清晰。
2、引入新颖,在定理的证明环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提问,设计可以堪称完美,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有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后面的反馈训练每道题都设计得恰到好处,一共仅6道练习题,就训练了学生“方程思想”“整体思想”“转化思想”并且逐层加深。
4、注重培养学生说思路、说方法。通过课堂学生的发言情况,可以看出杜老师在平时就很重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书写的严谨性。也可以看出我们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培养的孩子们确实高素质。
最后要感谢杜老师和她的学生们,为我们展现了这么精彩的一节课!
【旁注】
在为明学校名师成慧民老师的带领下,初中数学组在历年中考和各年级期末全区统测中学生考试成绩均进入全区先进行列。
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学生培养、学科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等方面,初中数学组在全区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已经成为确保学校初中部教学质量优秀的重要力量之一,是学校的优势科目。
目前初中数学组已成立了“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全面推进“优生培养”的项目研究,一定会为培养更多优秀学生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