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长开放日“学生精彩,健康快乐”
2012年4月26、27、28三天,小学部1—5年级分别举办了家长开放日活动。三天里小学部所有班级座无虚席,许多家长还站到了教室外面听课。学部走廊里到处可见班主任、生活老师、年级组长和家长们在沟通和交流。为了“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这一共同目标,家、校、老师们互动积极而又深入。
本学期以来,小学部先后进行了“名师精品讲堂”、“中青年教师研究展示课”、“青年教学新秀(小学英语)”等各种类型的教学研究活动。学部的各备课组利用这些平台,“把我们的行动拿出来研究,把研究成果付诸于行动”,老师们“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精心准备,注重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努力打造精彩有效的课堂。
各年级还举办了学生学习生活成果汇报、专题报告会、主题班会课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活动各个方面的成长情况,增强了家校合作,提升了教育成效。
“学生精彩,成长快乐!”小学部本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本次开放日,面向家长开放的课堂覆盖了所有学科、教师人人。家长们观摩了60多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家长说,这样的课堂孩子们喜欢,我们也喜欢。以下是各年级家长开放日的部分课堂亮点摘编:
☆一年级部分课堂亮点:
黄艳芬老师的《画家乡》一课,课堂于朴实中不乏新意,给家长展现了一堂家常课。以孩子自己的家乡导入,老师用优美的配乐朗读把学生带进有山、有水、有平原的课文。课堂中老师还有意识地训练孩子默读的能力,在默读的过程当中,体会文章的深意,同时,搭配课文插图的讲解,孩子们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结束了这篇课文的学习。
黄琳老师执教的课的《Unit 4 I want a pet 》一课的重点1:听,说,读单词——spider、 turtle、 furry、scary、fastslow ;2掌握句型—— “What are …?”“… are … ” ;难点1:Cats are furry 的对话掌握;2句子认读,what are furry ?对重点单词解决方法是通过听录音,拼字母,做游戏,认读图片,小组读,个人读的方式反复操练单词。对难点的突破通过角色表演对话,炸弹游戏的形式。
孙敬婕老师执教的《快乐的节日》一课, 在导入过程中凸显了这节课的亮点。老师先用玩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猜猜老师说的日期是什么节日?接着又问孩子们喜欢过节吗?过了哪些快乐的节日?为什么快乐?最后以歌曲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营造并引导学生感受节日气氛。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再来学习这首语言优美的课文,再来指导孩子朗读时,孩子们个个精神百倍、情绪高涨。
周艳星老师《快乐的节日》一课,老首先播放《快乐的节日》这首歌曲,通过感受快乐的乐音,节日的快乐自然而然洋溢在他们脸上,同时也为课文的学习作好了铺垫。接着,老师直接揭题,自然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愉悦心情。根据低年级孩子模仿能力强的年龄特点,老师先进行范读,让学生在老师朗读中体验情感,初步感受课文主要内容,同时通过情感渲染,拉近了老师、学生、文本三者间的距离。再次范读的时候,老师让学生轻闭双眼,然后再深情并茂地把课文朗读一遍,学生仿佛一下子被吸引了,感受到快乐的“气味”,同时唤醒了他们表现的渴望,学生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后,让他们自己再去品读课文。当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就让他们进一步进行感悟与体会。
王继凤老师的《快乐的节日》一 课,师生先一起聊聊“节日”话题,然后说说让自己感觉最快乐的节日,如此引出课题,给全课做了情感铺垫。本课亮点在学习生字环节,老师以实物“花儿朵朵“的形式,呈现生字,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给学生更直观的识字指导,这节课上重点教给孩子的是“双生字词语”这种识字办法。在巩固识字环节,老师安排了猜字谜游戏,同学们思维活跃,踊跃参与,通过猜谜活动,突出了生字的某方面特征,使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更加准确、生动。
谭红梅老师《快乐的节日》一课,是一篇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为内容的诗歌,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生动形象,旋律欢快、活泼。整节课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扎实,每个家长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脸。本课的重点是指导朗读和背诵。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须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从大语文的角度,认真地研读教材,做到“深入”继而“浅出”,才能授人以渔,做到“低”入“高”回。
龙思思老师的《画家乡》一课,根据课文特点,以插图设计教学主线,体现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课文插图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本的形象性,而利用精心绘制的插图来组织教学显得新颖别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为教学增色不少。根据课文段落的特点,可以让学生结合图,挑自己喜欢的段落加以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精神。
李颖倩老师的《语文园地六》一课,以“快乐的节日要到了,许多朋友给小朋友们送礼物来了!”为导入,带着孩子们接受拼音朋友、生字朋友、词语朋友和儿歌朋友的礼物。使得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课堂氛围轻松愉悦,课堂效果非常好。
☆二年级部分课堂亮点:
冯少飞老师这节课的重点是教孩子们认识计数单位“万”,会读万以内的数。经历过各种数数的过程,孩子们已有了很好的基础,教学中老师让孩子们自主进行学习,利用知识的迁移很顺利的过渡到今天的新知识,也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本节课充分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动笔,自己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当小老师进行评价和指导同学进行数数等,也利用了比赛等手段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以多种形式进行了练习和评比,且学习效果明显。
陈竹丽老师授课课题是“Let’s talk”部分。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学生对“What day is it today? It…..today”和“It is your turn to…,It is my turn to….”的掌握和灵活使用。老师的教学设计遵循课前热身—复习旧知识—呈现学习—巩固操练-总结的主线,环节设计动静结合,操练单词和句型的同时设置活动,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教学手段以视频,PPT, 单词卡片为主,穿插使用,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多样化。亮点在于,教学难度从易到难,环节紧扣,过度自然,教学模式多样,学生的状态始终保持活跃。
成芩青老师数学课的内容是《克和千克》,所选内容贴切生活,通过生活中的秤去了解物体的重量,让孩子亲身感知,用掂量小硬币来感受1克的重量。孩子学习兴趣浓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积极参与,快乐学习,营造了一个孩子为主体的愉快课堂。
汤盈盈老师的迈克英语拼读OU/OW一课, 重难点:OU/OW的发音,及相关单词的拼读。首先复习上节课的语音AU/AW,并将其与OU/OW相比较,让学生辨别两者的不同,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并掌握AU/AW的发音。然后,通过单词的拼读,让学生进一步掌握OU/OW的发音,最后通过游戏和小测试题,测试评价学生对本次内容掌握的程度。
周晓军老师《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课是篇略读课文,课文中的生字也比较少,所以老师主要采用的教学法是自读自悟,让孩子在朗读中体会小男孩对小汽车的喜爱;体会到他对家人的关心、体贴;感悟到妈妈对孩子的内疚和心疼。进而升华到学生对自己父母感情的感悟,用爱心卡把真心话写出来,表达自己对爸妈的爱。
梁腾芳老师执教了《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课,整个课堂以情动人。课堂伊始,就围绕着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开始学习,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即得出“懂事”、“孝顺”等评价。老师紧紧抓住男孩如此喜爱那辆玩具车的句子,反复研读,然后再与男孩并不要妈妈买玩具对比,深刻体会小男孩的懂事,并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比较,最后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写下自己对父母的心里话。整节课亮点突出,不仅给孩子们上了一节语文课,也进行了品德教育,感恩教育。
陈选科老师展示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从课堂呈现出的效果来看,学生能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读书氛围中,读得情绪高涨,读得目标明确,读得层次也很清晰。除了形式多样的读,还做到有重点的读,避免泛泛读,无目标的读。在突破课文重点部分,重点理解“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马上”等词语时,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课堂上又不能完全放手。老师即通过创设情境,适当加以引导,运用了学生多种感官来感悟,学生完全把自己当作了课文中的小男孩。从那丰富、传神的表情动作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多么喜欢小汽车的“小男孩”。这一部分的表演很精彩,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在朗读时真正的有感而发。
李迎春老师教学的《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课,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用紧扣课文内容的问题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语文的关键是读书,她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空间,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再引导学生用心读文,读明大意,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层次性。
李妙静老师《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课,。在组织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的环节中,学生们纷纷擦亮了智慧的火花,除了用“加一加”“减一减”“熟字加偏旁”等方法进行归类识字,又新编了几个字谜:如姜嘉恒给“柜”字编的字谜“巨大的木头有作用”,给“货”字编出了“给每个人七块硬币”的字谜,更出彩的是陈思颖识记“裕”字的方法:有衣穿有谷子吃,就是富裕的生活了。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家长们的阵阵掌声。教学本课时老师主要是通过学生朗读文中能体现单元主题的重点词句去感悟和体会作品中人物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品质和小组探究的方法来解决的本课堂重难点。
吴莲花老师执教的形体课《走步组合》,重点是初步掌握组合动作,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及协调性。老师在课堂中运用分组练习、集体学习,合作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形体审美能力。让学生和家长轻松愉快地上了一堂高雅的艺术课程,家长和孩子们都非常满意,给予老师高度评价。
符聪老师课堂节奏控制较好,收放自如、有条不紊,教学深度把握得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练习井然有序,达到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创造出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让学生自由分组练习,体现出学生互相帮助、互相评介,满足学生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需要。学生达到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让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体验到的喜悦。人人都成功感,有这样的鼓励法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部分课堂亮点:
毛晓娇老师的U12 是一节巩固课,重点是让学生巩固所学句型,它的主要句型是:Put the … in\on\under… the …。There is\are……whereis\are…老师主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里面去体会句型的学习。另外本节课还有一个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看图说话,让他们能够体在交际中去体会语言的学习。
崔晓芳老师关于《七颗钻石》课堂教学方向很明确,把目光锁定在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这个教学重点上。学生从“为生病的母亲找水——赶紧回家——分给小狗——让给女儿——递给路人”中体会到小姑娘孝顺母亲——怜爱小动物——(母亲)关爱女儿——(小姑娘)情系路人,最终发现支撑母女俩这一切行为的根源就是“爱心”。至此,文章主题的揭示水到渠成,花时少,收效大,学生对文章表达的情感感受深刻,语文素养得以培养提高。
李亚书老师在三(2)班执教的《换一换》一课,让学生从提供的信息中,合作处理,加工信息,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生长换一换解决问题的新的思想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不仅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享受着成功的快乐。由图到式,由易到难,由物到抽象,由基本到变式的多层练习,有开放性的,有对比性的;有独立思考,有合作交流,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真正被激活,知识和能力获得和谐发展。
谢炜康老师的《数学广角——重叠问题》一课。“借助直观图”成了老师这堂课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重要策略。课堂呈现了“帮小动物回家”,设计了“贴一贴”的游戏,通过帮帮小动物回家,引起思维冲突“为什么青蛙和乌龟要放在中间了?”,再通过让学生同桌交流交流,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把具体问题上升到抽象问题,再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就环环紧扣了。
☆四年级部分课堂亮点:
吴晟亮老师的《unit13 Food And Drinks》。老师选择了一个学生最喜欢也最熟悉的话题对本节课进行展开。在平时与家长的交流中了解到,在英语学习方面他们对孩子的最多的要求就是想要了解孩子是否能说英语。因此,在整节课中,老师创设了多个让学生说英语的情境,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说英语的能力,也让家长能通过本节课了解到他们孩子在英语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孩子学习程度和能力。该节课的内容上得扎实,学生句型掌握得较好,通过图片复述课文时,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本节课所学句型进行,学习效果好。
李旭老师《Unit 13: The Food and Drinks We Like》一课,采取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英语和说英语的欲望,利用课件、图片、简笔画、实物等形式等教学手段相结合学习单词句型,情境性更强,容易让学生接受和记住,强化了句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联系生活,使课堂英语生活化,让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创造情景突破课堂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各种课堂活动以及游戏,解决相应的英语应用问题。
马晓虹老师执教的《花的勇气》一课,让家长跟孩子一起融入到了课文描写的意境中。教法方面,马老师主要采用重点突破法,以课题为切入点,点上探究;还采取多层次阅读法,引导学生尽情的阅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凭借文本的语言文字,力求和学生一起穿透文字的表象,感悟文本背后的意义,并在感悟中学习语文,关注语言,促使感情与智慧在阅读对话中交融共生。马晓虹老师还运用合作探究法,以作者情感的变化作为本课研讨问题,使学生读、思、说、写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体验情感,突破重点。学法方面,本文是略读课文,马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课前导读,明确阅读要求,自主学习,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合作探究。
杨文婷老师以知识问答的形式激趣导入,在教学中抓住描写两个人物的不同语句,用比较的方式学习人物不迷信权威、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高,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赢得家长好评。
☆五年级部分课堂亮点:
在听取李俊晔老师的教学指导之后,五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动开展教学研究,全组人员都围绕《人物描写一组》的课题,利用开放日这天的机会,主动展示课堂。
刘志勇老师的《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指导学生读通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古白话文的情味,掌握阅读此类文本的基本方法,通过诵读、比较、体味等手段走进文本,品读严监生的形象,体味严监生的心理变化,感受严监生的性格特点,并揣摩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妙处。家长反应课堂生动有趣,训练扎实,活而不乱。
唐春霞老师执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是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堂。以“学生对王熙凤的印象”为主线,紧扣单元主题教学“人物描写”,初读、再读、再读,层层剖析,步步深入,由表及里,使学生对王熙凤的印象逐渐丰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去读,分别从语言、外貌、动作三方面去分析人物形象。从王熙凤关心林黛玉到炫耀自己的地位、到讨好贾母的转变,切实体会王熙凤的复杂性格。学生们在课堂上思维敏捷,面对众位家长侃侃而谈,或朗读片段,或表演情节,或小组合作,或唇枪舌战,较好展示了进入五年级以来,孩子们在语文素养上的提高。
陈彩霞老师执教的《临死前的严监生》,因为之前本课经过五年级组的集体研讨,所以准备得比较充分。课上得入情入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家长们听得会心一笑,总的来说,本节课颇为成功。
王宝莲老师上课思路清晰,环节设计巧妙,拓展适当,注意照顾到所有学生,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听完课非常满意。
彭娜老师英语课上情绪饱满,对学生热情而富有耐心。利用语言教学优势,创设师生情感”互动”的教学模式。利用简洁、明快、风趣、鼓励的言语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运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主要是以学生的展示为主,表现孩子的英语表达和运用能力,给学生以更多的时间参与语言操练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接近真实情景的交际。
张明慧老师《最小公倍数》一课,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知识的掌握也较为自然而扎实,学生的思维也在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研究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时,设计了例举法找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猜想、短除法比较,一系列开放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来解决问题,自主地进行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开放日除了精彩课堂展示外,各年级还进行了家长会的环节,从班级管理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下阶段学生发展目标、好习惯的培养,特长培养,学校的课程设制等多方面的内容与家长们进行沟通,各年级家长会亮点颇多,架起了家校沟通畅通的桥梁。
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帮助孩子成长为在未来社会中有实力竞争的成功者,家校沟通齐努力,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教科研武珊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