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报记者访谈:雷丽霞校长谈教育人生
南方都市报2011年12月27日《大学》专栏发表了本报记者访谈我校雷丽霞校长的专题文章。
“回顾2011这一年”,雷校长指出“作为民办中小学校,就是要满足人们特殊需求的优质教育”,民办学校是“有了学生才会有学校”;针对记者提出的一些社会热点现象,雷校长强调教育要为人的发展服务,教育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要帮助学生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学校教育;雷校长谈到了作为校长的责任,校长的幸福源于教师的成功、教师的幸福源于学生的成功、学生的幸福源于教育的成功;学校教育要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来培养人,民办中小学校提供的是社会需要,学生和家长满意的优质教育。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正在实施“高端办学、优质品牌、特色发展”的办学战略,推进“人生中心教育”(由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李金初校长首创),努力为每一个学生创设适合的教育,办让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我们提供的教育是“专业的教育、新颖的教育、实惠的教育、有效的教育、放心的教育”
附南都报记者访谈文章:

![]() | 雷丽霞 人物简介: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研究生,曾任北京市第一八一中学校长,国家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十佳民办校长,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 |
[难忘这一年]
民校联考变身大小联盟
2011年民办中小学,小升初联考依然是热点。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广州小升初民校联考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原来的17所民校一分为二,变身“大小联盟”(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一直坚持走自己的路,用心培养学生,办好学校)……另外,2011年省、市教育部门多次强调禁考奥数题,广州市教育局还公布了“八不准”,其中就要求严禁奥数纳入考试范围和不准奥数与招生挂钩。
在雷丽霞看来,作为民办中小学校,就是要满足人们特殊需求的优质教育。民办学校是“有了学生才会有学校”。小升初的热潮代表了家长对于民办学校发展的认可。2011年,许多民办中小学在探索多元化出路上也做出了深入的尝试。2011年高考北大附中广州学校有三名学生考入北大或全球前50大学。雷丽霞也被评为2011年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民办校长,并作为代表在全国会议上发言。
[大事件]
民国课本流行,反思教育定位
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际,一套名为《共和国教科书》的民国元年的小学教科书被影印再版。这套由商务印书馆在1912年出版的教科书,被公认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成功的一套小学课本,有“公民教育读本”之誉。民国课本热的话题,再次成为国人舆论之热点。
雷丽霞点评:民国课本热的确值得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体制存在哪些问题。有专家遗憾地指出,现行语文课本存在“四大缺失”,即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只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忽略学生精神生活的培育,只关注学生物质需要的满足而漠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只强调智育而忽视学生情感及艺术素养的提升,这都是有缺陷也不完整的教育。我们也在小学阶段持续不断地推进了“国学启蒙教育”系列校本课程,让孩子们学经典、习礼仪、诵古诗、练六艺,在阅读与积累中不断提升学生,使学生逐渐“厚重、大气”起来。
最小博士:人生成功要看三件事
2011年9月,16岁的张炘炀以博士新生的身份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到,成为中国最小的博士生。2005年10岁的张炘炀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2008年13岁的他通过北工大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不久,媒体报道了他的言论说,如果父母不给他在北京买房,他就不参加硕士论文答辩,也不考博士。
雷丽霞点评:在目前的基础教育中,学生对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规范知之不多,从而缺乏道德素养,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也是教育者的使命所在。一个人的人生有且仅有三件事:做人、做事、生活,教育就是要“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生活”,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美好人生: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这是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是我们中小学教育的基本使命和功能定位。在做人方面,我们的教育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全的人格和高度的责任感。
[同题问答]
郭炳朋:你认为你所从事的行业赚钱吗?
雷丽霞:不是。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责任,选择了校长就选择了更大的责任。校长的幸福源于教师的成功、教师的幸福源于学生的成功、学生的幸福源于教育的成功。
宋金绪:你对行业发展有何建议?
雷丽霞:对于学校教育,要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来培养人,而民办中小学校则要提供的是社会需要,学生和家长满意的优质教育。这种教育应该是“专业的教育、新颖的教育、实惠的教育、有效的教育、放心的教育”。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12-27作者:蒯威 宋晓贤 宋金绪 郭炳朋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