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俐老师被认定为第一批广州市名班主任
近日,广州市教育局发文通报第一批广州市中小学名班主任的培养情况,我校初中部金俐老师(初三英语教师)被认定为“第一批广州市中小学名班主任”。这是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自主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又一突出成果。
2007年7月,经学校培养、海珠区教育局推荐,广州市教育局组织评审,金俐老师被确定为第一批广州市中小学“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培养周期四年。四年来,金俐老师积极参加了“名班主任”培养对象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班主任工作研讨、课题研究、考察观摩与交流等活动。
金俐老师作为教师报告团首批成员,曾多次为本校老师及应邀到外地作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并结对指导青年班主任工作。她的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在学校教师群体中充分发挥了示范指导的作用。通过校内外培训培养和自己的努力实践,她的组织、指导、协调等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迅速成长为一名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班主任。
此外,在上学期实地考察听课活动中,她的英语课被专家评为“优秀”。她的学生孟晴润同学考入了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全球大学排名前100名)……
经过培训和实践,金俐老师作为第一批广州市中小学“名班主任”培养对象于2011年6月培养期满,经广州市教育局组织专家组考评,达到广州市中小学“名班主任”培养标准,准予结业并认定为第一批广州市中小学名班主任。








附优秀教师风采展示
金俐,与学校共同发展的好教师
她,创造了许多个“第一”——
·她是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第一批教师——2002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即加盟学校,是“十八棵青松”(建校时中学部教师18名)之一;
·她是我校第一届初三毕业班教师——班主任、英语教师,这一届初三中考创造了奇迹、成绩优异,名生优生相当突出;
·她是学校第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获奖者;
·她是我校第一批“学校教师报告团”优秀成员;
·她是我校第一位“广州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获奖者;
·她作为全区唯一代表参加“广州市首届班主任专业技能大赛”并获奖;
·她是我校第一位“广州市首届名班主任培养对象”……
在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她一直担任初中部英语教学工作,先后担任班主任、年级组长职务。八年来,在雷丽霞校长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与学生共同成长,工作业绩突出。受到上级教育部门和教师同行的高度评价,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赏,深受学生喜爱。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铁的纪律、金的人格” ,她这样做班主任——
·用班训给学生导航——“铁的纪律,金的人格”,这是她的班训。不同阶段她确立不同的班级格言。如,初一:“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初二:“新学年新起点 新形象 新辉煌”;初三:“众志成城 勤能补拙 惜时如金”。通过不同方式不断强化,使班训和班级格言成为学生的精神向导,学习和生活的指南。师生都很自豪:班级让学校让家长都非常放心。
三年来,通过集体力量,把许多纪律上升到班级道德的层面。任何学生在任何环境下,都不会擅自触碰班级道德所规定的内容,否则会受到全班同学的道德审判。老师三年的坚持和执着影响着学生,“铁的纪律”自然铸就了“金的人格”,这就是她所带的班级让学校、家长放心的秘密。
·用“爱”为学生护航——“孩子们,请不要告诉我,班里有33名配角,1名主角,真正的主角是你们,老师只是指引你们发现道路的向导,而创造和表现都要你们去完成。你们是祖国南疆的第一批北大人,你们一定会缔造新的传奇。老师只能教你们用知识作船,用智慧作桨,用勇气张帆,在每天太阳即将喷薄时,用我的爱和目光为你们护航!”班级的第一年,她这样为学生指点前进的路。
三年来,学生从字里行间读懂了她那深沉的爱和莫大的期待,并把这种爱传递给了周围的人,把这种期待化成了行动。
·用智慧为学生加油——把“喜”送进家:班上一位新同学获得了“庆十一”书画摄影大赛绘画类一等奖。周末金俐老师特地制作一些的喜报,并召开一个隆重而简短的班会,颁发给获奖的同学。领到喜报的他小心翼翼地把喜报夹到书本,那瞬间他的眼神里流露出喜悦。就在那个周末,孩子的父亲给打来电话,特地感谢:因为那一张小小的喜报,让他们全家人整个周末都沉浸在快乐和幸福之中,而这种感觉他们全家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过了。
这位极度厌学的孩子,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变成了懂事知礼、积极进取的少年。初三中考他考出了高分,被一所省一级学校录取。目前在北京的一所大学就读,正在向自己的理想不断靠近。一所学校能够成就一位位好孩子,同样一名好老师能够成就一个个鲜活的人生,孩子一生的幸福。
·用榜样为学生启航——这是“八朵金花的故事”:湖北大学7位成绩很一般的女生同时考上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人们在惊讶之余,开始分析他们同时取得学业上成功的原因。原来,她们同住一个宿舍,这个宿舍有着一种在学习上积极奋进的力量,有着一种高度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有着一种良性竞争与互助的风格,这是她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共同获得成功的秘诀。
初一刚开学时,金俐老师与530宿舍的八位女生分享了这个故事,并勉励女生们初中三年也要像她们那样获得成功。三年后,这八位女孩子全部考入省示范高中和省一级重点高中,而且素质全面,拥有健全的人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孩子们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金老师在“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用研究为自己提力——她一直致力于学习化班集体建设的探索,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她注重对班主任日常工作的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班级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做法。
作为“学校教师报告团”成员,她为我校教师,全区班主任、德育干部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案例和值得借鉴推广的经验做法。先后4次赴北大附中成都实验学校、北大附中重庆实验学校等地为教师培训奉献智慧。
2003年11月,《我的父亲母亲—走进父母心灵》班会课被推荐为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观摩课。她撰写的论文《班级文化建设的尝试》在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获奖。
“敢于争先,在研究中成长”,她这样做老师——
作为优秀大学毕业生,她始终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努力保持并提升积极心态,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在雷校长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她向着教师专业化方向快速的发展,争做“三好、六有”教师。
·率先开展网络课教学研究,形成特色——
她珍惜每一次上研究课展示课的机会,踊跃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为自己打下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特别在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方面,她和英语教研组教师做出了很有价值的尝试和探索。
2005年5月,在“广东省学科网站项目实验成果展示会”上,金俐老师代表学校英语组向全省专家和同行汇报了学校在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方面的研究成果。雷校长发表在《中国教育报》的文章《引领与落实: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中,把金老师的英语网络课作为案例介绍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引起了很大反响。
2005年4月在海珠区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她代表学校为本次大会上执教了一节网络研讨课。她的网络阅读课多次作为我校特色课程,为专家领导和兄弟学校进行展示,赢得了好评。
·致力于教育科研实践,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她充分挖掘并利用国内外网络学习资源,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方面整合的研究,有效拓展了英语教学的方式和途径,成为英语教学的一大亮点。她还将网络与班级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班会网络课,班级博客群,网上家长学校等方面进行有意义的实践和尝试。
学校的一大批国家级、省级及区级课题,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学校带领老师们参与课题研究,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当中,金俐老师作为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等众多课题的骨干力量,为学校提供了许多实用而生动丰富的研究成果。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她在迅速成长,在优秀中不断向卓越进发!
作为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很辛苦——因为投入而辛苦,每天牵挂着学生,琢磨着学生,甚至梦中都会梦见他们;同时也很幸福——因为投入而幸福,因为收获太多的感动而幸福。
八年来,她和学生、和同事一起走过了一条平静而又辉煌的路。学生们升入高中后,他们时刻表现出来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求知向上等良好的人文素养,总是让他们的师长和同学刮目相看。这就是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的风格,也是南疆北大附中人的风采。
如今,金俐老师已在广州安居乐业,仍然每天都在勤奋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她都依然用心投入,和学生一同成长,为学校继续发展贡献自己的热情和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