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0日,美丽的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校园里,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校长、专家二百余人欢聚在五楼报告厅,参加“全国新学校研究中心第六次实验工作会议”,共同分享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学校行动研究”新的思考和研究成果。
开幕式上,在主席台上就座的专家领导有:国家督学、全国新学校研究中心主任李希贵,全国新学校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振村、刘同贵,以及曹红旗、毕堂书、刘仲华、高峰等专家领导,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校长雷丽霞。会议由全国新学校研究中心副主任时晓玲主持。
李振村作开幕式致词。他说,三度春秋六次会议,大家共同探讨改造学校的工具、方法,不断挑战,超越自我,我们是一支具有独特理念、独特思想,能成就独特团队的特殊团队,我们所付出的努力的目的是“一切为了孩子快乐成长,一切为了老师幸福生活”。
随后,我校雷丽霞校长带领干部教师团队,以《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为题向大会介绍了《新学校行动计划》实验情况。这支拥有先进教育思想,高尚人格魅力的团队,以他们独特的视角、鲜活的实例、精辟的阐述、深深打动着每一位与会代表。
我校初中部秦新春主任发言题目是《给青春期孩子一个成功的教育》。对于“青春期”这一“老问题”,通过转换思维方式产生的“新思考”,其间蕴含着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学校通过“专业化团队、多元化课程、发展性评价、人文化环境、全方位服务”五大途径实现“三年改变一生”。发言重点谈到学校如何通过更新观念、调整心态、转换思维方式打造专业团队,变孩子关键期、危险期为提升期、飞跃期,只有教师有高度、有乐趣、有智慧,学生才能健康发展。“教师第一”是青春期成功教育的基础。
我校小学部江红梅主任发言的题目是《孩子在这里健康成长》。从两个事例谈起,家长、学生的选择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高分数”不再是唯一追求。具体做法:高效课堂——“课堂变脸,以学定教”让孩子真喜欢;多元课程——“现代人素质”课程八大系列,让孩子多受益;多彩校园——国学经典,走进名著、名曲、名画、名帖滋润孩子心灵;现代学校——好习惯教育影响孩子一生。
我校教科研中心钟和军主任交流的题目是《从作业改革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第一层面:问题诊断,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写作业(分为三个步骤:个案剖析,反思教育;专项诊断,探寻问题;转换思维,寻找突破;第二层面:研究改进,这样的作业学生喜欢(改变思考从网上作业开始,素质提升在系列作业中落实)。
山西通宝育才学校詹文玲校长发言的题目是《创建自豪团队》,重点讲到了组织的力量,强化团队建设,形成团队文化,落实学校“统统都是宝,一个都不少”的理念精神。
山东潍坊市实验学校孙桂芳校长发言的题目是《体验式活动与中学生同伴关系优化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入手,通过体验式活动(主题活动、活动课程、团队游戏、生活体验),了解自己的个性交往特征和他人的性格特点,完善自我,尊重他人,学习交往与沟通的技巧,优化同伴关系,并达到和谐共处目的。
无锡市与英实验小学 华志英校长与会交流的题目是《 关注课堂教学本质谋求教师均衡发展》。她从三方面详尽地讲解了教师均衡发展的过程和策略。全面调研,提高家常课质量;名师引领,提升教师教学技艺(育人名师工作室);落实学分制,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孙晓荣校长交流的题目是《实施“2345”工程, 促进教师团队成长》。报告介绍了从学校层面搭建平台,通过两个调研室、三个论坛、4个研究室、5个协会打造一支踏踏实实努力奋斗 精诚团结合作共赢的理想团队。
上海松江区中山小学朱学清校长交流的题目是《在新学校行动中推进“双向带教”学习共同体建设》。师带徒,徒带师,优势互补,双向共赢,通过课题——实践——学习——研讨——课题的模式,打开了教师共同成长的新视角。
高密第二实验小学张群发言的题目是《我的班级我做主》:如何通过班级管理目标化、主题班会个性化、班级文化特色化、荣誉申报个性化、管理形式多样化改变教师“为管而管”右抑制学生个性发展和主体意识的管理方式。
河北省沧州一中分校—颐和中学郭树发校长的《司机管理模式,应用于学生管理的行动研究》让人耳目一新,从规范班主任教育权利说起,借鉴司机管理方式,创新改革学生行为管理的行动研究,强调孩子终究要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人。
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侯宗凯校长的《打造最优平台,助推孩子最优发展》,通过学生自主发展、成熟课程体系构建等,帮助孩子为今后发展作准备。他们是寻找教育本质、回归教育原点的研究。
茶歇之余,与会代表品尝学校食堂精心制作的广东特色的佳肴美良,共同商讨教育问题,其乐融融。
一个上午的大会报告交流,给了大家许多新的思考和启发。“新学校行动计划”整装待发,重新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