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组织开展“课堂研讨提升活动”
继小学数学组全面推进“常规开放课”、“课堂教学诊断”活动后,小学数学组课堂研讨改进活动又在火热进行中。这次研讨的专题是“复习课怎么上?”。
谈起复习课,教师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复习课常常变成练习课,变成教师一言堂的课。学生的主体性很难体现,自主的个性更得不到张扬,复习效果低效。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探求复习课的高效之路,数学组将目光锁定在期末复习模式的研究上,并以“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为研究点,12月18日上午推出复习课专题研讨——六年级孔晓老师的《圆》、三年级邹丽群老师的《四边形》。
邹老师的的《四边形》复习课,通过创设孩子们喜欢的”喜羊羊”家族的教学情境引入,考查孩子们所学的四边形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复习变得生动有趣。在情境中,引导孩子边练边梳理,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的复习巩固,是一节有价值的复习课。
孔晓老师的《圆》复习课,教学上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初步知识整理,再由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进行知识点的补充。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将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再现的一种复习课。课上学生自己去体验思维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评课议课时,各备课组长先结合课例细谈了备课组研究思路。备课组长熊国娟老师认为邹丽群老师《四边形》一课,结合本校的学生实际情况,本备课组老师在参考相关案例并共同研讨后进行的一次复习课例。备课组长周志红老师也谈了集体备课的过程及课堂的研讨设计。
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首批名师、广州市小学数学理事会成员、海珠区数学教研员曾少华老师应邀到我校,对这次小学数学复习课课型研究进行指导。评课时,曾老师对我校小学数学老师及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认为我校数学老师的素质好,能力强,基本功扎实。两位老师的课都能让孩子们学的主动积极,帮助孩子们自己梳理再现所学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实现了复习课的功能。最后,曾老师还就复习课模式作了总结。
教科研钟主任在对曾老师的点评内容进行梳理,重点谈了几点:备课时教师对上课内容有整体的归纳与整理;上课时注重通过学生练习来达到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知识结构网络;明确课堂各环节及练习的目的;逻辑分析归纳能力可以成为数学课培养学生能力的重点。
江主任也就复习课谈了自己的看法:1)课堂中要注重细节,要有研究意识。2)重视教师的主导性,这两节课学生的主体性都发挥得好,适度总结提升还有待升。3)复习课中,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掌握要解决一类知识的方法而不仅是解决一个知识,甚至一道题的方法,能力培养、思维训练就体现在这里。4)问题的设计指向性要明确。5)要有针对性设计题组的练习。
最后教研组长陈军老师对数学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布置:备课组长要继诊断课后跟踪改进,各位老师要思考怎样把复习课上好,提高复习课效率,争取期末考出好成绩。
小学部全体数学老师以及学部领导韩主任、江主任参与了这次活动,研讨活动由陈军组长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