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开展培养学生读书阅报好习惯活动
读书志高远 阅报晓天下
读报是获得信息的最好办法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最新的新闻、知识和观念,使这个世界变得近在咫尺 。为了进一步落实我校“培养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小学部六年级从本学期初就着手筹划“学生读报习惯培养”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初步效果,得到了师生广泛参与,以及家长们的欢迎和支持。
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期,通过培养学生读报看好的良好阅读习惯,并结合学校“电视课”的实际开展,培养学生关注身边大事、关注世界要事的习惯,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牛津大学教授利文斯顿说过,“阅读的习惯,使英国获得了诺贝尔奖的人数仅次于美国,读书看报永远比看电视重要。” 日本调查显示,92%的日本人表示自己“需要报纸”或“相比电视而言,更爱报纸”。最近公布的一项对15万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经常阅读报纸的学生考试成绩要好于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
经过年级六位班主任的探讨,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把这项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激活兴趣”阶段、“方法指导”阶段、“提高认识”阶段。
“激活兴趣”阶段,目的是通过活动参与,引导学生对读报产生兴趣、喜欢阅读,教师要注重设计和引导;
“方法指导”阶段,老师根据报纸的内容进行有针对的指导,哪些内容只用大致浏览,哪些内容应该重点阅读,对热点或大事适当组织讨论,此阶段主要教会和培养学生阅读报刊的方法。
有了兴趣和方法,学生进入了“提高认识”的读报阶段,教师引导的不再是阅读方向,而是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大局观和是非观,并逐步深化养成良好的读报阅读习惯。
读书看报活动在六年级中开展有了一段时间,学生对阅读报刊杂志的兴趣非常浓厚。每天早上,班主任会把《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参考消息》、《信息时报》、《新快报》等提前预览一遍,筛选掉不太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内容,然后再带进教室。按照学校课时安排,中午2:10—2:20是十分钟的学生“读报写字”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六年级全体师生都在认真读报,每个班级都非常安静,只有翻动报纸时那轻微的“哗哗“声。学部江主任对六年级的读报活动和效果表示非常满意。
现在,下午课前十分钟的“读报”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了,课间、课后、晚修前,都成了学生看新闻、谈新闻的时间。教室里,或独自津津有味地阅读,或三五成群小声讨论,老师也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班级墙报、“廊文化”板报等等,都是学生们阅读学习的好去处,丰富的图书资源和无处不在的学习帮助学生们不断积累知识,锻炼能力,在此之中他们享受到了进步和学习的快乐。
六年4班杨昕达在班级网站写道:到了阅读时间,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同学们都认认真真地读报,……津津有味地读着,每一天是多么难忘,多么神奇的啊!
家长们对年级这一举措也非常支持,把家里订阅的报刊让孩子带回班级,与同学们分享。孩子们的转变是明显的,老师们在与家长交流中了解到,学生已经把阅读报刊、获取有用信息、了解新闻大事的读报习惯带回到家里。“新闻”也成了孩子们周末必看的电视节目。
“厚重、高远、时尚、大气”,是我校培养目标的具体标准。秉承这一目标,六年级组老师勤勤恳恳地做事,踏踏实实地育人,我们坚持“读书志高远,阅报晓天下”,将“培养学生读书阅报习惯”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