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无声”的音乐课
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选择了教师的职业,我们便选择了做叶的事业。作为年轻的音乐教师,我们在芬芳的校园里,与孩子们一同幸福地成长;我们在乐音袅袅的课堂上,与孩子们一起高声欢唱;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感悟真善美;我们在音乐的想象与创造中体验激情和成功。我爱这叶的事业,而我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直到嗓子说不出话来,我才意识到原来得了重感冒,可今天的课该怎么办呢?如果是数学老师,可以让学生做作业,我能叫学生做什么呢?我认为在音乐课堂中如果没有教师优美的范唱,生动的讲解和引导,这样的音乐课必定索然无味、无法进行。再加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掌握的音乐知识有限,自我管理能力差,让他们自学根本不可能。我再次翻开教材,仔细地研读起今天上课的内容——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深受孩子喜爱的歌曲,故事性强。歌曲结构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2/4 拍,F大调式。曲调的四个乐句由相同的节奏型组成,旋律婉转、流畅,歌词形象生动,富有趣味,充满深情地叙述了小乌鸦对妈妈的一片爱心。
经过一番认真的思索后我把这节课调整为“唱歌-表演”课, 以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为重点学习内容,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将《乌鸦反哺》的故事有机地融入歌曲教学中,让学生在正确把握歌曲演唱的基础上通过音乐形象的编创表演获得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为了尽可能好一点地完成四节课,我足足准备了二个小时,我把所有需要用到的音乐和图片做成课件,在自己的电脑上把上课的程序整理了一遍又一遍,只希望不要在课堂上太狼狈。
上课铃声终于敲响了,当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上讲台时,看见的是孩子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睛。我打开课件,第一张幻灯片上写道:老师想对你们说一句话,你们想听吗?孩子们好奇的盯着我,那眼神充满了疑惑,教室里变得异常安静。
我用极其沙哑的声音说道:“今天我们要用特殊的方式上这一节音乐课了,在这节课上只有你们的声音,你们是主角。我希望大家跟丁老师配合,你们能做到吗?”
从孩子们惊诧的脸上我读出不可思议的神情,也许在他们心中,音乐老师永远能用优美的嗓音唱出动听的歌曲,而此时,孩子们什么也没有听到,他们只是看见老师的嘴在不停地运动着,很显然,我所作出的努力只是徒劳。
“丁老师,你在说什么啊?我们听不见。”“丁老师,你是不是嗓子哑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中的躁动。
我知道,如果不能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课堂秩序一旦混乱必定大大影响教学环节的实施。而在小学低段的教学中适当引入“故事”,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感受、表现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我灵机一动转身在黑板上写道:谁猜对了老师说的话,就奖励一个故事。
孩子们一看,纷纷举手发言。乖乖女刘卓青说:“老师说上课了,要坐好,不能随便讲话。”作文大王梁家豪说:“老师今天身体不舒服,为了给我们上课,嗓子都累哑了,请大家安静,让老师休息一下吧。”调皮鬼张水木说:“丁老师,这节课我一定不捣乱了。”
听到孩子们真诚地回答,我激动地竖起大拇指。这不正是我想看到的吗,我暗自窃喜,随即点开第二张幻灯片,上面写道——听音乐讲故事,谁讲得好,谁来当小老师。
大屏幕上出现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动画,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饶有兴趣。这一环节在孩子们精彩的讲述中顺利进入到唱歌教学的环节。在我的指引下小老师问:大家怎样才能学会这首歌呢?
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让我们多听几遍,先让我们自己学,不会的再请老师教。”还有的说:“我们可以先看歌词对口型,然后跟唱。”
小老师又问:“怎样才能唱得好听呢?”
有的同学说:“要轻声唱,不喊唱,要按照歌曲的节奏来唱,不能跑调。”还有的说:“要有感情,要把小乌鸦爱妈妈的心情唱出来。”
真没想到,小家伙们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在我眼中,这些孩子是离了拐杖就无法行走的人,正因为此,我总是像母鸡照看小鸡一样地把他们庇护在自己的翅膀之下,孩子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就在我的一手包办下被深深掩藏,甚至磨灭。现在我终于明白:把音乐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把音乐实践活动的时间交给孩子,一切都会大不同啊。
按照学生提出的办法,我所做的事情变得十分简单,我在黑板上写安静地听,轻声跟唱,抬头看屏幕上的歌词,有些同学的声音让我感受到她很爱妈妈,很好,让我们自由地跳起来。也许粉笔头会唱歌,孩子们听到了,懂了。
最后五分钟是学生自由展示的时间,我破天荒的把调皮大王梁炜文请上了讲台。在全班同学热情的鼓励下,他也开了金口,高歌一首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能想象吗,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一个把脸画成蜘蛛侠状的小男孩用摇滚歌手的风范卖力的演唱着“白龙马蹄儿朝西,驼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我惊讶地看着他,忍不住鼓起掌来。这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面貌,我从没想到这孩子能把歌曲唱得这样好,一曲完毕,我激动地抱住他,教室里顷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场基本没有老师声音的教学在孩子们的支撑下完满结束了。
课后,我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节“无声”的音乐课,让我看到了孩子们身上许多的闪光点,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决心来一次大改革,不要高高在上的说教,不要自以为是的探究,不要蜻蜓点水的情感体验,不要追求形式的热闹,一切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我很庆幸,经过两年的变革,我培养出金子滢这样的明星学生,我的音乐课堂成为了孩子们喜爱的课堂、幽默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平等的课堂、个性的课堂、快乐的课堂。
正如颜运珍老师所讲:一个真正立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完全可以从他的专业发展中体验到幸福。我爱这叶的事业,我爱这平凡的感动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