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那个角落
我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已近十五个年头,一路走来,有过不谙世故的困惑,经历过失败,也收获过成功。教过的学生更是数都数不清,当初让我愤怒或喜悦、无奈或激动的一张张面孔都已渐渐变得模糊。但一个三年级小男孩仰望着的光彩四溢的脸孔,却总时不时的闯进我的脑海,让我的心一阵阵揪紧,他似乎在告诫我,在提醒我,在督促我。
他长得很难看,不仅难看,表情还木钠呆板。第一次到音乐教室上课,我就把他安排在最靠墙拐角的位置。以后每次上课我有意地不去注意他,只因为他的长相让我实在不愉快。他很乖,从不与其他孩子打闹。正因为这样,我很放心,几乎当他不存在了。
课一天天的上下去,学生和我相处越来越融洽。
直到那一次的音乐课。
那时已近学期末,在那节音乐课上,我安排了旋律听辨和节奏听辨的内容,三年级的学生要完成这个内容是有相当难度的。但因为教材上的内容已基本授完,所以我考虑将程度拔高一下也没有关系,正好可以看看孩子们的音乐潜能。我首先安排了节奏听辨的游戏。游戏活动,孩子们玩的异常开心。
接着我增加难度,让学生听辨单音,举手的都是平时的音乐尖子生。为了看看这几个孩子的音乐潜能,我索性将难度提高,弹奏一个乐句,让学生把音符唱出来。旋律弹出来后,教室一片寂静,没有人举手,我点了几个人的名字,要么唱不出来,要么结结巴巴。
我有些泄气了,这时有个声音传来:“让某某来听!”声音一出,马上有附和的声音:“让他来!”“让他来!”……教室喧闹起来,孩子们有一种恶作剧后的兴奋。有两个小孩甚至已经把他拽了起来。我正想发作,却看见他红着脸手足无措地站在那。心里一阵不忍。告诉他只要能模唱出来就可以,不用唱唱名。谁知我刚弹了一个音,他不假思索就唱了出来,音准,音色也非常好。我有些愕然,教室也安静下来。接着,我又弹了几个单音,他又唱得准确无误。不知为什么,我的脸有些发烫。随后,我又弹了一个较长的乐句,他依旧很准确的将音符唱了出来,声音干净清亮。
“你学过钢琴吗?”他傻傻的摇摇头。
“学过别的乐器?”他依旧摇摇头。
“那这七个音符你怎么会唱呢?”
“你教的。”他含混不清地说。我愣了一下,七个唱名我从来没有系统地讲过,也没有要求他们记过,没有学过乐器的同学是很难记住而且唱准的。不知为什么,我的心跳在加快,心情很复杂,有一些尴尬,也有一些惊喜。想了想,我决定弹奏和弦。把要求对他说了以后,手腕一抖,弹奏了三和弦。他稍加思考一下,非常准确地唱出了三个音。我又弹奏了几个和弦,他依旧准确。教室里安静极了。
天哪,这是个天才!要知道,三和弦的唱名听辨是音乐高等学府的学生视唱练耳课的内容,一个三年级的小男孩居然有这样灵敏的耳朵和极高的音准!这一刻,我的心情只剩下激动了。我鼓起掌,所有同学都鼓起了掌。他仰望着的脸上充满了此前我从未见过的幸福的光彩。
下了课,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他的班主任,孙老师见我问起他,觉得有些诧异,因为这孩子除了长的难看,几乎是不被人注意的。很乖,从不惹事,各科成绩都很差。初来学校时,老师们都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把他的学习成绩提高,一段时间以后,他的各门文化课成绩没有丝毫起色,大家都觉得孩子的智力上可能有些问题,慢慢的,老师们不再关注他了,连同龄的孩子们也欺负他,不跟他玩。家长也对他没什么期望,每次打电话只是问问孩子的身体,在学习上对学校没有任何要求。听到这些,我的心在揪紧。我知道,实际上他是一个已被所有人遗弃的孩子。我想把他在音乐课上的表现说给孙老师听,可孙老师说正要去给两个孩子补课。看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我忽然觉得自己的鼻子酸酸的。
紧接着,期末复习开始了,我的音乐课也结束了。
二十多天的假期很快就过去了。开学的第一天,我找到孙老师,希望在他来报名时通知我一声。可孙老师告诉我,他不来了,全家搬去了香港。我愣住了,赶紧掏出手机拨了他妈妈的电话,却被告知所拨号码已欠费停机。我失望极了,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孙老师看见我的表情打趣道:“哟,舍不得他,难怪他妈妈打电话时还说,孩子不想走,说音乐老师特别喜欢他。”听到这话,我的眼泪流出来了。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我经常想起他,想他是不是还被安排在角落坐着,是不是依旧没有任何人注意他。每当想到这,我都异常难受。如果我早一点发现他的音乐才能,或者发现之后及时地告诉家长,告诉孩子,也许他的人生就会充满关爱充满阳光了。可是我却什么都没来得及做。
直到今天,我仍旧从事音乐教师的工作。可从那以后,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敬畏,我不敢有一点懈怠,我提醒自己,要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孩子的一生负责。因为当你每天面对着孩子们的时候,或许音乐天才就在他们中间,或许你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电话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