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部禁毒教育: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高中部禁毒教育: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高中部刘义青
5月21日上午,在高中部德育处的组织下,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师生三百多人来到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的广州市禁毒教育馆,接受了一次意义深远的禁毒教育。师生感慨:远离毒品心更爽,常守法规梦魂安。
我国于2007年12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禁毒是指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的工作。建和谐社会,要求全民携手,禁毒戒毒。我校领导雷厉风行,积极响应,迅速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教育宣传活动。
通过参观教育,大家知道了许多有关毒品的知识,进一步明白了毒品的危害性。
毒品的种类
进入展馆,首先观看宣传教育片,知晓了毒品的种类有:鸦片、吗啡、冰毒、大麻、海洛因、K粉、度冷丁、麦司卡林、美沙酮、安纳咖、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SD)、盐酸二氢埃托菲、苯环已哌啶(PCP)、可卡因、咖啡因、海洛因、麻古、摇头丸、氟硝安定、安眠酮、止咳水、安钠咖、γ-羟丁酸(GHB)、有机溶剂和鼻吸剂、三唑仑、丁丙诺啡、迷幻蘑菇、地西泮等。
六种错误心理和行为是吸毒的诱因
通过参观,同学们明白了青少年吸毒的几种原因。
1、无知和盲目的好奇心。青少年吸毒者中,80%以上是由于无知和好奇心吸食毒品的。
2、借助吸毒逃避现实,寻求解脱。青少年在升学、恋爱和就业等方面遇到挫折时,听信毒品能解脱烦恼的谎言而吸毒,结果葬送自己。
3、追求刺激。那些精神空虚、生活无聊的人很容易染上赌瘾。
4、贪慕虚荣、追赶时髦及从众心理。有些人无知地认为吸食新型毒品是新潮,是高人一等,别人吸我不吸是落后,是没面子。
5、交友不慎。年轻人如果交上了吸毒的朋友,自己吸毒的日子可能不远了。
6、赌气或者逆反心理。老师、父母告诫吸毒有害,不能吸毒,可有些青少年偏偏对着干。
警惕诱惑吸毒的五大圈套
在解说员的详细讲解之下,大家知道了毒贩诱惑吸毒的五大圈套。
1、谎称“吸毒不上瘾”。告诫所有人:毒品千万不能试,一试难回头。
2、在舞厅、迪厅,毒贩将毒品偷偷放入受害人的饮料或食物中。告诫众人: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
3、免费尝试。始终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背后是欺骗和毒杀。
4、谎称“吸毒可以解乏提神”。吸毒解乏提神只是短暂现象,最终严重损害大脑中枢神经,导致脑神经细胞坏死,记忆衰退,萎靡不振,无法学习和工作。
5、谎称“吸毒减肥”。相互提醒:吸毒可以使人枯瘦如柴、疾病缠身、面黄肌瘦,甚至衰竭而死。
吸毒青少年的初期外在表现
通过参观,增强了我们对吸毒者的辨别能力。初吸毒品的青少年,常常表现出:
1、生活习惯反常,晚上经常外出,早晨起来很晚,或整天昏睡。
2、经常与不三不四的人来往,特别爱同吸毒者交朋友。
3、花言巧语或死磨硬缠向父母、亲友、同学借钱,但又不见买回东西。
4、身体消瘦,脸色灰黄,两眼无神,不爱活动,体力明显下降。
毒品的危害
惨痛的事实资料告诉了大家毒品危害无穷。
1、吸毒严重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2、吸毒导致神经系统疾病。
3、吸毒造成人格变态、道德沦丧。
4、吸毒导致艾滋病、性病等传染病泛滥。
5、吸毒导致倾家荡产。
6、吸毒毁灭幸福家庭。
7、吸毒贻害后代。
8、吸毒对国家的安定、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危害。
短短两个小时的看片、参观和听讲,让师生们受益匪浅,大家纷纷表示:拒绝毒友,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家进校;积极参与禁毒宣传,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