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语文组举行三五年级质量分析研讨
近日,在小学部教导处的严密组织下,三五年级语文备课组召开了第一次单元月考质量分析会。雷丽霞校长、教科研中心钟和军主任、校长办公室王坤龙主任,小学部孙玉强主任、教导处江红梅主任和各年级备课组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语文教研组长马晓虹老师主持。
这次质量分析的环节共分四项:一是考情综述,二是焦点透视;三是巧招推荐;四是组长看考。
1、考情综述翔实:三、五年级的备课组长包新云、梁腾芳首先进行“考情综述”。两位备课组长根据考试整理出详细的数据分析表,对本单元重点知识梳理与考试题型对照。
2、焦点透视具体:吴溯凌、黄秋玲、李晋文、李梅、陈秋华做了“焦点透视”,就考试失分点做分析。围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问题,怎样不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李晋文老师谈到必须每一次作业要严格要求,培养学生不漏题、不偏题,学会分析问题的好习惯.
3、巧招推荐实用:李迎春、汪慧兰、甄敏、张志红的“巧招推荐”,将自己在基础、阅读、作文教学方面的成功方法与各位老师交流。李老师说,之所以学生能够取得优异成绩,能够不断提升,原因是重视习惯养成,重视课堂落实,重视答题习惯的培养,重视课内外联系。汪老师说,作文训练不是一日之功,要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要写;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与分享;要抓住时机,让学生乐此不疲;要充分肯定,拿起表扬的武器。甄老师说,作文就是要“我手写我心”就是要“写朴实的话”。
4、组长看考深入:马晓虹的“组长看考”对考情做了分析,并就今后教学方向的把握谈了看法。提出了五条对策:重视教学、加强积累、严格要求、有效活动、调整心态。
江红梅主任的《语文教学该关注什么?》中的关注课本,关注语言现象,关注备课,关注讲评,关注习惯,关注时间,让与会老师茅塞顿开。
钟和军主任重点谈了两点。一是“怎样做质量分析?”。他认为质量分析是通过阶段性测试,对学生学习现状基础的诊断性反馈,改进措施应当具有针对性,但小学阶段我们不赞同如此强调“差生”,关键是要明确并落实学科的任务,分层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业和能力——“要让学生学明白,教师先做明白人”;
二是怎样切实的帮助学生进步。从分析中“写作”是一难点,作文教学能否“小梯度、多铺堑;巧引导、勤指导”,充分保持并拓展资源优势如“原创作文网”、图书馆资源等小学部的传统特色,教给学生方法。相信学生能力强、考试分数一定高。讲话中他还简要对各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心理、思维发展的特点作了分析,建议教学中依据这些规律特点进行实践和研究,这对提高质量和提升教师自我能力很有价值。
雷校长参加了质量分析会并作了讲话。校长从“小学六年影响一生”的话题谈起,重点谈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怎样看待语文?像“地图”一样,语文教学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需要整体把握。一般来说,文科老师要注重学习渗透理科思维,感性之中有理性;而理科老师却要借鉴文科优势,理性之中有感性。只有各学科协调发挥作用、学生的发展后劲才会更强。
第二,怎样做教师?首先怎样衡量我们的工作效果,从教学结果来说在于学生的“两改变”,即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学习结果的改变;而要体现在学生的“两提高”,即考试成绩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高。校长还介绍了“阶梯式学生听课学习水平评价”的做法,谈到了自己小学二年级写作文得到老师的表扬“联系联想用得好”,老师这一看似不经意的评价却让自己印象深刻至今。其实语文究竟承担什么样的任务,能够在学生发展中做到什么。知识怎样“运用”、而且“灵活运用”这是不同的层次要求,我们老师需要关注和实践。
校长一席话高屋建瓴,让我们明确了目标。我们相信,有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集中研讨,我们的工作一定开展更顺畅。这次质量分析会,为期末海珠区统测做了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