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成为习惯”建设高标准初一年级
拥有400名学生和优秀教师团队的初一年级,开学以来紧紧围绕“青春期成功教育”的要求,打造一个优秀的起始年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抓好集体的形成,突出规范教育,紧扣“新生入学适应”和“小升初衔接”主题,使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合格的中学生。
开学一个多月,初一年级的师生那么温馨融洽地生活在一起,整齐而有序已经不再是我们单纯的目标,因为我们心中共同揣着一句话——“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优秀清晰而明确显现在我们身边,比如:“团结一致,和谐奋进的初一教师队伍”“高素质,高分数,整体优化的学生团队”。我们将通过系列的报道来展示初一年级整体建设及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情况。
(一)教室环境
温馨的教室是要能成为学生心灵的港湾,让学生一走进教室,感觉到他的心情是愉快的、舒畅的。学生是带着一种积极的情绪来学习的,而不是让学生感到不愿走进教室,甚至是害怕学习。
理想·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目标引领和理想设立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是我们初一年级班主任在开学初就着手去做的事情。
目标,学生人人参与、老师指导后拟定,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加速器;
理想是朵朵白云,在梦想的天空尽情遨游;
理想是一颗颗缤纷的心,在灿烂的彩虹下闪耀出绚烂的颜色。
理想是片片枫叶:“片片理想叶,悠悠十班情。”
读书·文化我们每个人去图书馆都会去不自觉的拿几本书看上几眼,班级的图书角就成了“班级袖珍图书馆”。在书香年级、书香班级创建活动中,这显然是一个最好的突破点。老师把自己的爱书奉上,学生把自己的珍藏展出,于是图书角就成了“图书交换台”、同学们的读书热情也被激发起来。
讲桌·课桌 在讲座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孩子们为教师精心设计的带着关怀的礼物,植物、鲜花、笔筒孩子们对老师的关怀也在环境建设中得以体现。
团结·荣誉榜 这是每个班级必不可少的东西,因为这里将记录下班级成长和进步的光辉见证。所以每个班级费尽脑细胞开始为这记载荣誉的地方起一些响亮的名字。原来班级干部也是要挂牌上岗的,优秀小组也有特别的奖励。
才艺·学生作品 有好的作品我们就贴出来展示,让别人知道我们有多优秀。
墙壁·竞争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初一年级的整体环境建设从环境育人的角度切入,使一个个每天从早到晚在这里上课学习的学生最为受益。于是班级里多姿多彩的竞争模式都鲜活地张贴在了墙壁上。
班级精神·后黑板 一个班级的审美在后黑板上,班级主导思想和建设思路的物化体现。用醒目的大字和鲜艳的颜色调和在一起,寄予着每个班主任对学生的希望。
盆栽·爱心 绿色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些花花草草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心中获得一种带着绿意的轻松。学生把自己的“心爱之物”放在了班里,变要用爱心来呵护它,孩子们在这些盆栽上精心写上了自己的寄语,它是一个生命,我们就要给它阳光、养料和水分。
(二) 寄宿生活
我校是一所住宿制为主的学校,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成为我校生活指导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初一年级生活组发挥着生活指导教师的职能作用,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家长安心工作、服务教育教学。
我们学会了把原来杂乱的东西放整理好,被子叠的像一块豆腐般菱角分明,整齐,有序。
我们的生活老师日夜操劳,就像是我们的爸爸一样,给与我们默默无闻的帮助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每到课间餐的时候,同学们都整整齐齐地坐下来把牛奶拿起来咕咕的喝完了。
午餐的特点是多样化,学校每天保证各种营养的合理搭配,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又保证数量。学校还在菜单设计、口味、佐餐汤变化等方面进行精心的设计。
水果内有很大量的维生素。午睡过后,我们就回教室吃水果餐,有苹果,桔子,香蕉,雪梨等,餐餐不同。
晚餐可口的饭菜使我们胃口大开,为晚自习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实在‘功不可没’。
我们的生活老师像一面大旗,永远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清晨,同学们来到教室,开始了一天的校园生活。早读课上,大家整齐地朗读课文,因为三餐三点、我们获取了丰富的营养;午休、晚休我们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一整天我们都精力充沛。
老师寄语:
相信在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的每一天,你们的步伐都坚实而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