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深圳、广州召开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交流会
公司在深圳、广州召开实体学校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交流会
7月10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生导师范国睿教授及其助手刘涛博士应邀专程前往深圳,参加北大附中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组织召开的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交流会。林浩总裁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亲自出席并讲话。会议由实体学校副总校长梅连生主持,深圳南山分校袁爱民副校长、校办蔡献红主任、教研中心张克理主任、小学部杨帆主任以及广州实验学校教科研中心钟和军主任、高中部杨新文主任、初中部秦新春主任、小学部韩进丽主任、小学部教学主任孙玉强等也专程赶赴深圳参加了第一天的研讨和交流活动。
在研讨交流会上,范国睿教授、刘涛博士首先听取了梅校长对深圳学校发展情况所作的详细汇报。梅校长全面介绍了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办学业绩、学生社团建设和校园节日文化建设等方面情况。其中,重点介绍了在教学教研领域开展的“阶段性测试研究”、“魔灯”信息平台建设等一系列课题研究开展的现状和困惑,以及国家课程、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等课程体系建设情况,阐述了自己对办学现状的思考和总结,明确表达了希望范教授能够对学校发展情况从理论高度把脉并给予指导的强烈意愿。
范教授指出,学校要着力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及全面质量提升”的问题。他赞赏小学部在课程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对杨帆主任汇报的课程建设丰硕成果“感到非常惊讶”。对教研中心张克理主任阐述的“阶段性测试”研究和“魔灯”信息平台整合研究表示高度认可。他强调最根本的是要抓好国家课程的内化建设,同时大力推进校本课程的整合、总结和提高。两件事都要做,只有两件事都做好了,就能真正以质量和效益取胜,在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林浩总裁赞同范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学校必须在成绩上有提高,特长上有发展,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学校特色,才能成为被社会、家长广泛认可的第一流的民办学校。他在讲话中还强调指出“塑造学生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是我们培养学生的追求目标,学校的各种课程建设应当具备相对的标准化,要在实践和总结提升基础上固化下来,并能够可资借鉴、推广开去。他希望建设完善一个课程管理中心,该中心承担着对新课程实践指导的使命,使课程建设系统可控,从而将共同的教育理念、育人思想内化为信仰的力量,打造孩子的精神与气质,真正使当前的学校教育能回归教育本质,更好地关注家长、社会对我们的要求,让我们的教育思想和课程体系建设能被社会广泛认同。”
梅校长在总结发言中,首先对范教授的亲临指导和对学校成绩的赞扬表示感谢,认为受益匪浅,增添了大家的自信。“在课程建设方面,只要对孩子成长有帮助,就往前做。”他表示会按照范教授的指导意见,把学校课程建设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总结、提高、宣传,以使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使学校发展锦上添花。
7月11日上午,范教授、刘博士在林总和梅校长陪同下,一行又赶到广州实验学校,围绕广州学校有关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交流和参观。
人物链接——
范国睿(1964—),男,山东省平度市人。199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9年赴瑞士日内瓦大学、法国国家行政学院、英国文官学院研修公共管理;2002年在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下,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教育政策。曾任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培训一部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基础教育办公室主任。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原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校组织的变革与发展、学校教育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等。著有《教育生态学》、《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主译)、《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主编)、《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