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 红苹果”少女课堂为成长导航
在学校“女孩子日”、心理节活动期间,为了帮助女同学健康度过人生的黄金阶段——“敏感的青春期”,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确处理好友情与爱情的关系,6月4日、5日初中部、心理咨询室为初二、初一年级的全体女生举办了“青苹果•红苹果”少女课堂的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室陈勉纯老师主讲。“少女课堂”系列讲座是学校“青春期与健康”校本课程的组成部分,为女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收效良好。
少女的青春期教育,应该是学校与家庭同步进行。学校对女孩的青春期教育,有不容推卸的责任。普及青春期教育,关键在于使科学的青春期知识登堂入室(包括性教育)。只有改变对性教育的保守状态,才有可能使青春期教育在少年男女中广泛开展起来,取得实质性的引导效果,遮遮掩掩反而会让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更关注这些问题却得不到解答,平添烦恼。当然,青春期教育要适时、适量、适度,照顾到社会的以及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起到相反的效果。
本次的讲座内容涉及了青春期的生理发育特点,包括基本的概念,身体器官的各方面变化及保健;同时着重介绍了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其内容包括: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通过讲座,帮助同学们了解和掌握青春期的心理保健常识。
在此基础上,对于初二年级女生,我们重点探讨了青春期的异性交往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应该如何去摆脱这方面困惑的知识内容;对于初一年级女生,我们则特别侧重于青春期性心理的教育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及相关方法。讲座中,陈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解,引发了同学们阵阵的笑声,消除了羞涩与尴尬,热烈回应和提问。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同学们轻松学到了相关的知识,缓解和解决了自身成长的困惑,树立保护自己、健康成长的意识。
我们知道,在人生发展的历程中,青春期带来的心理急剧变化及其对个人产生的心灵震撼既是第一次,又几乎是惟一的一次。我们希望能结合少女们青春期的特点,经过我们相关的活动举行及讲座的引导,使我校女生在人生观开始形成的青春期,给她们灌输正确的伦理观念,有助于她们分清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建立起道德感和羞耻感。掌握了伦理观念,她们就有了与异性交往的行为准则,自尊自爱,端庄大方。而对着来自体内的青春的骚动,她们能够用理智管理自己。而对着来自社会的刺激、骚扰,她们能够洁身自爱,不随波逐流,表现出较强的自制力。
我们还知道,青春期首先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指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身体形态、生理、生化、内分泌的突变阶段。通常情况下,女性进入青春期要比男性早两年左右,结束也要早大约两年。人在青春期发生的各种变化以生理突变最为直观,同时,这种生理突变又是青春期其他变化的生物学基础,因而迄今为止,人们在界定青春期时最常用的指标仍是个体的生理成熟,特别是性成熟。正因为这样,我们说青春期首先是一种生理现象。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青春期同时又是一种心理现象。在人生发展历程中,青春期是一个人第一次经历的要给自己带来极大心灵震撼的心理突变阶段。人的心理发展是和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的。人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不在于自然发生的生理成熟,而在于涉及到从认知、情感、人格和自我意识、与同辈及长辈的关系到更大范围的社会适应与发展等一系问题上的变化。正像有的研究者所说:随着生物发育成熟,躯体渐渐变得渺小,而心灵变得更为重要。
对青春期心理变化的考察主要是以一个人包括性意识在内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为中心的。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对自我的突然发现和性意识的猛醒带来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强烈的独立意识、成人意识和内心体验的复杂与深刻;一是开始克服自我中心,把自己放人社会生活大舞台。由于是人生中的第一次遭遇,他们像任何活动中的新手那样表现得非常不稳定,还不太守规矩或说还不太懂得规矩。因为他们突然的自我发现带来的自信和闯劲,表现出一种令老于世故的长辈们很难容忍的不规矩,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不规矩。于是,种种的青春期危险说、危机说出现了。
鉴于上述原因,初中部结合心理咨询室专业心理教师的力量,为初二、初一女生举行了本次专题讲座,正是积极应对青春期孩子所面临的生理及心理巨大变化所造成的种种不适应和困扰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学生成长和教育的问题。
秉持我校“对孩子的一生负责”的教育理念,我们学校为学生们开设了“青春期与健康”的系列校本课程,为我们女孩子的健康成长树立航标,也为我们每一位男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共同促进师生健康发展,营造温馨和谐、文明向上的美好校园生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