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5.12心理干预志愿者培训在我校举行
5月24日下午, “广州市5.12心理干预志愿者专题培训”活动在我校举行。这支志愿者队伍有500多人组成,包括专业心理干预专家、心理干预专业和经验的人员,以及我校心理教师、学生会干部。本次活动是由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共青团海珠区委员会、共青团海珠区教育局委员会主办,赵广军志愿者服务队、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协办。
全场座无虚席,原本四百多人的会场实际上容纳了七百多人。培训会上,专家们精彩的讲座,整个会场气氛非常活跃,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心理干预方面的知识,给我们为灾区人民贡献力量的热情上增添了理智。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成千上万人的死亡和伤残后果,如何营救存,如何抢救伤者、安置幸存者成为头等大事。灾难幸存者普遍存在死亡烙印、死亡恐惧、死亡负罪感,会沉浸在死去亲友难以自拔的回忆中,出现自我谴责、心灵麻木甚至暴力倾向。灾难的幸存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必要的心理干预,他们今后的人生将充满阻力,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也可能成为一种奢望。因而及时的心理干预非常重要。
培训专家是来自广州各医科大学、各大医院的心理治疗专家。专家教授讲解了《心理干预机制的原理及核心内容》;电台主持人风清扬与现场听众互动问答;广州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介绍了目前广州志愿者协会的状况和宗旨;赵广军热线的工作人员讲述进行心理干预的实例应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理论浅易深出,实例具体细致,让我们全方位了解了心理干预的大致做法。
对他人进行心理干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要了解对方的状况、兴趣,并注意我们的话语,用适当的口吻去跟对方沟通,逐渐打开对方心扉,去平复对方首创的心灵。这其中需要很多的技巧,否则沟通不当会给对方造成“二次伤害”。事实上,很多人通过想象过度放大了灾区人们的伤痕。当他们和灾区的人们沟通时,会过度的设法令自己“感受”对方受灾后的痛苦,这反而会让灾区人们陷入到一种无边的痛楚之中而不能自拔。这种情绪也会导致自己用一种怜悯的态度去与灾区人们相处。但灾区人民需要的不是一味地怜悯,他们需要的是平复心情,重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
通过参与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明白了怎样适当地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关怀别人。“志愿服务,和谐社会,成就你我”,同学们,你与我都赶快行动起来,投入到志愿者行动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