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举行“教研组长论坛”主题活动
今年学部工作突出“理直气壮抓质量,聚精会神抓课堂”的思想,从第三周开始,教导处提出研究“一节好课的标准”,组织六位教研组长带头进行“精品示范课”,学部教师积极听课,研究气氛浓厚。3月21日下午,初中部在学B215阶梯教室举行了“教研组长论坛”,六位教研组长对照《海珠区课堂标准》,结合自己的示范课和学科特点,对一节好课的标准各抒己见。
语文组欧阳缚龙组长认为:“语文是生活,教学是艺术,课堂是舞台”,他讲授的是文言文名篇《马说》,课堂基本流程是:出示目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突出了语文课堂的特点,结合文言文教学,他认为一节好课的标准是:1、目标明确;2、思路清晰 ;3、活动充分;4、积累丰富;5、氛围和谐。他说,从广义上讲, 一节好课有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希望全组老师将优质课常态化,满足基本要求:(1)秩序良好;(2)目标集中;(3)讲练一致;(4)氛围和谐。这样才能享受语文,享受教育的快乐。
数学组成慧民组长认为,一节好课有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相应的知识,要让学生相应的能力有所提高。他针对自己的复习课,结合数学组各位教师课堂谈,认为一堂好的数学课的标准应该是:一、教学目的明确,是否实现了预定目的是衡量一堂课成败的主要标准。二、教学内容正确,要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三、教学方法适当, 恰当的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四、课堂结构紧凑,各教学步骤和环节过渡自然,教学进程控制有效, 活动有序且富于节奏;科学地分配和掌握时间 ;五、课堂氛围和谐,课堂教学中人人参与,个个活跃 , 没有“起伏”,没有思维的爬坡,不算是好课;六、设计问题精心,数学课堂教学应从问题开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英语组长王成伟本次结合英语组“语感阅读”的研究课题上的是一节阅读课,他结合BOOK AUNIT ONE的教学内容,组织有梯度、有趣味的阅读材料,教会学生从细节入手,使学生通过阅读,能初步理解并运用阅读技巧,对信息进行整合、推理、判断。谈到起始年级的英语教学,他强调:1.提倡用英语授课,创设英语环境;2.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避免语言转换给英语学习带来不便;3.针对英语学习,要引导学生体会、运用学习方法。他希望好的英语课堂要重视“输入”,只有大量的“输入”才有“输出”,要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将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中形成语感。
熊中宏组长展示的是一节实验探究课,因为实验探究是理、化、生学科的共同点,也是理、化、生学科的重要内容,它能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知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唯一手段。他强调,实验探究是理综学科的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而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对于好课的标准,他认为一节好课应该是“新”(有新意,能引人入胜)、 “活”(有活力。学生参与积极,活动充分)、“实”( 有实践、课堂实实在在)、 “效”(有效果、达到有效教学) 的结合,实际上“新”和“活”是一个情感的过程,“实”和“效”是一个知识的过程。他说,当一双(双)有情感的眼睛注视你时,身为老师,我们知道,孩子们懂得了求知和进取是人生的快乐,我们教育的幸福会由此而生!
带着多年教学和管理的优势积极、快速融入的文综组长王彩玲认为,一节好课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得最大教学效益的课”,它有三个维度: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身负多年的教学经验,她认为要想上一节好课,要从四方面努力:1,积极备课:寻找激发兴趣的切入点;2,认真授课: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3,讲究自己的语言和板书,因为它们是课堂的通行证;4,要始终充满热爱之情,为学生的学习和自己的工作注入人生不竭动力。
体音美组的组长肖茂伟展示的是一节室外技能课—-200米的弯道技术。撇开教学内容先不谈,我们看看这节室外课优点:1,整队快、静、齐,预备铃响三分钟,初三6班的孩子们已经在班长林世家的带领下在体育馆列队完毕;2,师生关系和谐,组织教学到位。列队、清点人数、宣讲教学任务三个环节完毕之后,班长已经开始组织学生做准备活动: 慢跑5圈、定位操6节 、 柔韧性练习。本节课针对中考必考的200项目,着眼于难点—-弯道技术的突破,这样本节课就体现出实效了。 难点突破有层次:技术讲解——原地练习—–点评示范—–分组练习、竞赛—-自我评估—–教师总结。
学部教学唐主任总结说,校长在工作计划中强调,拥有优秀的教师就等于拥有优秀的学校,反之,没有优秀的教师,学校的优秀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要立足课堂,创设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欢迎、教师快乐、考试进步” 为标准,聚精会神研究课堂,理直气壮提升质量,下阶段学部还将以“有效性、高效益”为主题,推出各备课组长的示范课,研究“怎样上一节好课”,将“一节好课的标准”在课堂实践、反思中深化、落实。
通过“实践、反思、研讨、深化”这样的教研活动过程,老师们对于“什么是一节好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而无论是哪个学科还是哪位老师,一节“好课”一定是以“课堂上学生的最优发展”作为根本的评判依据,能够充分体现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以学评教观”。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是学生的学业进步和素质发展,以及教师自身价值的体现和自我实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