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小初高衔接工作研讨会”胜利举行
春暖花开,景色宜人,2008年3月14日~16日,我校“小初高衔接工作研讨会”在美丽的番禺香江大酒店胜利召开。雷丽霞校长、小学五六年级教师、各学部干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主任,以及初高中的部分年级组长、班主任教师代表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务实高效,强化了“系统培养,全程育人,对孩子一生负责”的主题,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3月14日上午进行教师的大会交流发言,由学校教科研督导评估中心钟和军主任主持。小学六年级组长刘志勇老师、班主任代表马晓红老师、学科教师代表英语老师王育辉、生活组长姜雪红等四名老师分别发言,对本届小学毕业班的工作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随后由初中直升班班主任代表王守英老师(初一级长)、金俐老师、徐玉平老师介绍了他们的带班经验和学生发展的情况,高二级长温华老师也谈了我校初中直升同学的成长表现和老师的工作经验。老师们的交流真实而坦诚,都在为更好培养孩子、促进学校发展用心思考,贡献力量。
下午是教师论坛和大会报告,由轮值校长助理、小学部主任韩进丽主持。在“教师论坛”研讨中,围绕着如何做好小初、初高有效衔接的话题,小学部教导处孙玉强主任、初中德育处张戈主任、小六班主任王林同老师、马晓红老师,初三1直升班班主任赵西莲老师,初中部教导处唐少生主任,小六班主任包新云老师,小六级长刘志勇老师,初一4直升班班主任丁芳老师,小学生活主管黄丽华,初二生活组长孟红电等干部老师先后发言。就如何做好毕业班工作、学段培养衔接工作的措施途径以及如何培养好直升班学生等方面,大家交流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随后教科研中心两位主任做大会报告。王维容主任以“发挥优势,有效衔接,为实施全程育人而用心工作”为题,分别从“统一了价值观、树立了质量观、转变了教学观、增强了留生观”四个方面,对我校的课堂教学、实践育人、家校共建、衔接策略等工作进行了分析,精彩而有价值。
接着,钟和军主任为大会作了“遵循规律智慧培养,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专题报告。他的报告先以情景案例作对比分析,指出“孩子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他们的行为表现也不一样,所需要的教育就不一样,关键是我们的教育是否能被孩子所接受!”随后,他对“从婴幼儿时期(0-5岁)到高中时期(15-18岁)”各个时期孩子的变化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到位的讲解,指出“18年是孩子从当初的依赖他人到学会长大独立的过程”,“学生是变化发展中的人,他们需要尊重与信任,更需要老师们关爱的陪伴和理智的引领”。
报告还指出,要进一步落实我们“对孩子一生负责”的承诺,就要遵循教育规律、依据孩子成长的特点深化各项教育教学的实践,落实各学段的培养重点,实施“学段落实 + 接力式”的十二年一贯制有效衔接的“一条龙教育服务”培育模式,使学生成为擅长学习者,能够为自己负责(自我教育,增进自制力),拥有领导技能,有自己清晰的奋斗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等学习品质,成为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3月15日上午9:00先是三位学部主任代表本学部作方案交流,最后是校长讲话,由轮值校长助理、高中部副主任张笃华主持。会上,高中部杨新文主任、初中部秦新春主任、小学部韩进丽主任分别作了“强化小初高一体意识,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做好初、高衔接工作”、“真实研究中小衔接,有效促进一体办学”、“关于小初衔接工作的思考”大会发言。他们分别介绍了本学部的优势、特色以及具体的工作重点和措施等情况,使大家对如何做好小初高衔接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雷校长以“从小初高衔接谈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题作了总结性报告。她认为,本次小初高一体化教育系列研究是“有用的会”(衔接需要研究)、“有效的会”(初步达成共识)、“有价值的会”(引发深入思考),通过交流研讨大家更加明确了“适合的教育才能是有效的教育”。接着她从“为什么开这次会”“如何留住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展开。
校长指出,本次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小初高是“共同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小初高衔接教育很有必要),小初高有差异(成长中的孩子,不同学段的孩子成长有不同的规律和特点),“三个极强”是小初高的共同特色(极强的加工能力——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极强的转化能力——解决教育的疑难杂症问题;极强的培养能力——优秀生更优、普通生转优)。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策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以学校办学的高品质、学校特色以及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全面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本次小初高衔接会议是一次成功的大会,高效务实的大会,解决问题并达成共识的大会。通过本次会议,大家对“做好小初高有效衔接,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全校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优质的育人成果和高品质的特色办学赢得学校“二次创业”的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