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刊登我校秦新春主任文章
2007年6月5日《中国教育报》第六版“管理视界”刊登了我校初中部主任秦新春的文章:《给青春期孩子一个成功的教育》,这篇文章是对我校初中阶段教育阶段学生培养的梳理概括。该文章的发表,是对我校初中阶段教育成果的充分肯定,是对落实学校办学理念和我校初中教育培养重点——“变关键期、危险期为提升期、飞跃期”的充分认可。
给青春期孩子一个成功的教育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 秦新春
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上处于突变期、发育上进入青春期、心理上处于关键期。所以,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发展的危险期。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普遍感到难管、老师觉得难教,是较为困惑的一个时期。怎样帮助学生迈好青春第一步,变关键期、危险期为提升期、飞跃期呢?
我校实施青春期孩子的成功教育,是教师引领、陪伴学生全面提升和健康成长的教育过程,是智慧解决青春期教育重难点问题的教育过程。实施青春期孩子的成功教育,我们紧紧围绕两个核心点:一是回归教育的本质,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二是关注教师的发展,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基础。
基础:打造专业化团队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难题。如果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研究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什么、困惑什么、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以研究的眼光看待学生、看待教学、看待工作,那么教师的眼光不同了,教师的境界高远了,教师的成就感落实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就有了丰富的内涵。
核心:构建多元化课程 我校在开足开齐课程、保证必修课的基础上,开发多样校本课程。关注差异,突出发展,部分课程让师生共同开发、学生自主开发,试行走班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整合德育活动、学科活动、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课程管理范畴,使学校“书声朗朗、歌声朗朗、笑声朗朗”。学生对学校的愿望和期待得到了满足,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激励,学生自然愿意来到这个使他愉快的学校、班级、教室。
关键:实施发展性评价 有效引导,多元评价,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成功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变他评为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坚持学生自评,找自己的优点、闪光点和新的生长点,互评及教师对学生评价时,找他人及学生的优点、闪光点、潜在的优点、新的生长点;变单一横向评价为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以纵向评价为主。纵向评价就是超越自我,老师们还进一步研究怎样将“进步”转变为“分数”,帮助学生成为在校学习的成功者;变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大力实施“扬长教育”,通过扬长激发补短的内驱力,以长促短,通过反复的成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成功;实施毕业生综合表现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综合性描述,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让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全班同学、教师都参加这项工作;变优秀班级评价为特色班评价。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主导群体与全体同学一起分析班情,充分酝酿、讨论后达成共识,确定班级建设的主攻点,以点带面,让学生在特色项目中去发展和培养自己的素质。在特色班级创建过程中,不仅学生能够始终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也同样能获得专业发展。
保证:落实全方位服务 真正把教育回归本位,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健康场所,让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师生美好的回忆。我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健康促进的行动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实施“成人、成才、成功”的教育,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或走向社会成功作好基本素质准备;持续开展“礼仪、礼貌、礼节”三礼教育、感恩教育;对学习困难生、思想品行问题生、心理障碍生等偏常生,实行年级、班级教师、家庭、同学“四级帮教”。学校坚持把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成功作为办学应该追求的目标和必须达到的目的,不断追求“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