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专家精彩报告 我校教改再掀热潮
18日下午学校五楼报告厅,来自北京教育专家团督导评估组的三位声望卓著的专家连场演绎精彩报告。我校领导老师、区内兄弟同行三百多人,共同分享了这些深刻而独到的课改教改思想精神大餐。报告会由杨启华副校长主持。
第一场报告是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赵德成主讲的《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他认为,研究就是对未知问题的探索。他介绍了美国的一项教育实验研究“缩减班额”,该研究发现:小班化的学生比普通班的学生成绩更好,对城市儿童更有效果,这种效应具有持续性,一直到高考和大学的考试。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学习效率的变化曲线的规律,不断引导学生进入不同的学习状态,以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人人都可以成为研究者,但要对工作中经历的事件进行反思,增强自己对教学的反思意识和能力。自我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渠道。
第二场报告是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教委专职委员、北京教科院副院长,担任此行督导评估组组长的北京市基础教育管理和课程教学专家文喆先生开讲的《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评价》。他指出,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是课程的实践文本;课堂教学是是以“学会学习”为目的的学习;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没有学生主动参与就没有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理解”与“运用”逐渐成为重要的学习目标,“学会学习”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要求。教师要认真做好学情调查,重点了解学生想不想,要不要,能不能和需要用什么方式学习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编制教学计划,把教会学生自主编制学习计划纳入教学目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他分析了有效学习课堂的主要特点,进一步提出有效学习的课堂还要关注和营造适宜学生学习的班级文化氛围。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要努力让更多的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
最后一场报告是北京市文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一中原校长王晋堂所作的《在科学与艺术中徜徉》。他强调教学要讲究科学性,教学得法就会让学生越来越聪明。同时,他强调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钻研学问要深入,课要上得好,自己的课能让学生经久而难忘。他寄望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勤于学习,勤于动笔。
专家报告会后,雷校长号召全校上下用心学习,深刻领会,付诸实施。结合学校重点工作及“课堂教学研讨月”,在钻研学习本学期以来的专家报告的基础上,学校将开展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形成体现在学生身上的优秀成果,共同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