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课的反思
一堂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课的反思
高中英语教师 刘威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定为以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发展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现行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从高中英语教学的整体现状看,阅读教学仍是一个瓶颈,在阅读教学中还存在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欠缺、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缺乏基本阅读技能等问题。搞好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判断、处理信息的技能,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 任务型教学法的现实意义
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Task-oriented Approach)是随着交流思想的出现应运而生的,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我们常说的“任务型教学”。在“任务型”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交流是一种互动的(Interactional)过程。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尽力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任务分析”,以达到解决某种交流问题的目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生自然的和有意义的语言应用,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将语言运用内化为言语技能的支持环境。
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Task-oriented Approach)是随着交流思想的出现应运而生的,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我们常说的“任务型教学”。在“任务型”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交流是一种互动的(Interactional)过程。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尽力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任务分析”,以达到解决某种交流问题的目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生自然的和有意义的语言应用,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将语言运用内化为言语技能的支持环境。
二、任务型教学的步骤
任务型学习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学生提供接触语言和练习语言的机会。任务型教学法特点在于其明确的目的性和参与性,参与者都被期望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该教学法要求教师针对学生情况,设计一系列明确的任务和活动,使整个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完成任务展开。
三、李淑民老师课堂任务教学示例
(一) 阅读前任务(Pre—reading task)
1. 用多媒体播放几种音乐类型供大家欣赏,并有针对性的提问:
(1) Do you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and hoe does music make you feel?
(2) 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better, Chinese or Western, classical or modern?
(3) Do you know some of the famous bands in the world?
2. 用多媒体的形式从音、画等角度吸引学生注意,并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讨论中,为新课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阅读中任务(while-reading task)
1. 快速阅读,了解主旨大意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默读完课文并找出文章的中以及表层理解问题,配有精彩制作的PPT的课文资料,让学生边看边核对答案,最后再要求他们归纳每段大意,这样,学生不仅完成了任务,又不感觉枯燥乏味。
Fast reading.
(1) which two musical band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2) Was “The Monkees” very popular in the USA? How do you know this?
(3) When did “The Monkees” broke up?
Detailed reading (T OR F questions):
通过6道(T or F) 问题的展示,先有老师指定学生读出,再有指定的该学生提问其他学生,以此“接力传递”的形式进行,不仅可以增添课堂气氛,也是同学精力集中并加深课堂内容吸收和理解。最后有老师指导学生讨论形式,在总结出文章每个段落大意,顺利完成文章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The general idea of each part:
(1) dreaming of being a famous musician
(2) how musicians form bands
(3) how the band got their start
(4) how the “The Monkees” became a real band
2. 精读,获取更多信息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构建较详细的语义图像,笔者就不同部分设计了不同形式的任务。具体方式如下:
Part 1: read the passag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通过与课文内容和细节等方面,设计三个问题,使学生在掌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细节理解。
Part 2: consolidation
通过填空的形式,使原文再现,巩固学生当堂知识。
(三)阅读后任务(post-reading task)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对课文的信息以及相关的跨学科知识有了全面的理解。为了让他们成功运用所掌握的语言形式,话题思考: “The Monkees”的成功是什么的原因?由此学生可以归结出在于他们的努力工作和自己独特的风格。
四、 体会与思考
1.优点 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它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设计出不同的活动,每一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在完成任务,且语言的内容得以重视,语言的形式呈现多样化。教师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任务要有趣味性、可操作性、交际性和可拓展性。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不断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这对学生也是有力的激励,使学生有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它让学习者明白阅读是一个人和阅读材料充满意义的互动过程,人们根据自我对文章的基本认识及文章里的信息构建出意义,而通过小组讨论活动,使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交流,进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库。另一方面,任务型教学不但能促进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且也能促进英语学科同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记忆,想象和创新的能力从而使学习者提高整体素质。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务型教学法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否定其它教学法,在教学中,我们要配合运用其它的教学法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2.任务设计的几点思考
1) 任务设计要有计划性,要有思想性
任何课堂教学的任务设计都要有计划性,英语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统筹安排整个课堂,合理设计任务并对怎样引导和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课堂活动要有预先估计和安排完成任务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还是学生人品的形成过程。大文豪高尔基曾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也要体现思想性原则,任务设计要尽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人格培养。在文章最后,教师分析“The Monkees”成功的原因,就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实际,引发学生思考,完成任务活动的同时,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和高尚人格的形成,有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2) 难度适当
英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难易适度的任务,英语课堂任务难度包括两个方面:任务本身的难度和完成任务时叙述问题的语言的难度。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语言的难易度,使任务及完成任务的过程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这可增强学生对任务的理解,减少对自身能力的忧虑,当然,过于容易的任务设计,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我们要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教师可把一个任务精心设计为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任务,使任务具有一定的坡度,逐步突破难点。
3) 角度新颖
任务设计要考虑学生和生活的各个层面,要抓住热点,关注焦点,把握兴奋点,使学生有思维动力,思维空间和思维成果,即在完成任务时有感而发,有话可说,“思”有所得。
任务型教学仅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我国在新时期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它既涉及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的改变。教学相长,才是我们教育改革的目的。
1) 任务设计要有计划性,要有思想性
任何课堂教学的任务设计都要有计划性,英语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统筹安排整个课堂,合理设计任务并对怎样引导和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课堂活动要有预先估计和安排完成任务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还是学生人品的形成过程。大文豪高尔基曾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也要体现思想性原则,任务设计要尽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人格培养。在文章最后,教师分析“The Monkees”成功的原因,就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实际,引发学生思考,完成任务活动的同时,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和高尚人格的形成,有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2) 难度适当
英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难易适度的任务,英语课堂任务难度包括两个方面:任务本身的难度和完成任务时叙述问题的语言的难度。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语言的难易度,使任务及完成任务的过程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这可增强学生对任务的理解,减少对自身能力的忧虑,当然,过于容易的任务设计,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我们要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教师可把一个任务精心设计为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任务,使任务具有一定的坡度,逐步突破难点。
3) 角度新颖
任务设计要考虑学生和生活的各个层面,要抓住热点,关注焦点,把握兴奋点,使学生有思维动力,思维空间和思维成果,即在完成任务时有感而发,有话可说,“思”有所得。
任务型教学仅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我国在新时期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它既涉及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的改变。教学相长,才是我们教育改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