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从容老师的汇报课兼谈文言文教学
张从容,一位新加盟的女教师,一堂平常的汇报课,给了同行一个深切而实在的答案,这就是她的课堂有章有法,这就她教材的运用张驰有度,这就是她目标指向清晰明快。
张从容亮出一招:学案导学。用学案指导阅读,带着古汉语的特定要求制定学习方案,阅读时完成这个学案,一方面温故,一方面知新,这样一来,化难为易,由浅入深,丰富了积累,读得清楚明白,真正做到了“其义自现”。
我们课后问学生:读得懂吗?学生说:做完学案差不多就懂了。喜欢读吗?学生说:不是不喜欢,而是过去读不懂。读不懂就不喜欢了。
大实话:读不懂怎么喜欢啊!
张从容的第二招:取舍有度。一篇作品抓什么展开,读什么有利,达到什么目的,这就靠老师精心备课,认真取舍了。张从容舍去了山水园林的抒情,舍去了背景引导,舍去了作品构思的引入归纳,她单刀直入,选中作品风格直入画面,匠心独出:学生作为导游,把文字变成画面,突出重点,提取精要,说服他人。这是挑战性地地学习,同学们雀跃而入,结果是作者、读者融为一体,接受、探究有机结合,三维目标很快达成。张从客这一节课就是这样实在、深刻、从容!
我们听过一些文言文教学,老师累的一头大汗,一版又一版的古今义、句式、难点、重点搞得自己手忙脚乱。也多次看到学生一头雾水,一句又一句读、记、背、默,只为应付那不得不参与的测试。很少见到同张从容这样轻巧自在一蹴而就的。这就叫教学基本功。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一
设计:张从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①读懂文本,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②品味文本“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2、能力目标①培养以读解文的能力;②培养鉴赏优秀古代散文的习惯与技能。3、情感目标①理解作者寓情于景之情; ③培育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
二、教学设计: 1.以读解文; 2. 学案导学。3.合作交流。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品读、鉴赏冬夜图和春日图是学习的重点; 2.体会作者的写作背景是学习的难点。
四、教具:课件;学案稿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教学板块――以王维的诗导入,引出“文中有诗,诗中有画”。
1.:王维的几首诗《山居秋暝》《渭城曲》 《鸟鸣涧》(展示课件)
2.简介背景: (展示课件“文中有诗,诗中有画”)(教师板书课题)
第二教学板块――初读文本,整体感知“文中有诗,诗中有画”(展示课件)
1播放文本音频,学生听读完成学案稿第一题(展示课件)
2.生读文本:完成学案稿二、三题
第三教学板块――默读文本,自品自悟“文中有诗,诗中有画”。
(展示课件)
如果你是裴迪,这封信的那些句子最能触动你的心灵,让你应邀出游? 请在书上划出来,然后前后两桌四人讨论,准备全班交流。
第四教学板块――合作品读文本,品味“文中有画,画中有文”
(展示课件)
- 前后两桌四人交流,完成学案稿第四题
2.小组代表品读交流:
3.教师板书:
冬夜图 | 春 日图 | |
构图美 | 山古木灞水、清月 灯火犬吠、寺钟夜舂 以动衬静,以声写静,实写 | 春山树草 轻鲦 白鸥 野鸡 动静结合,色彩明快,虚写 |
色彩美 | 浅黑色为主色 浅红色为配色 | 绿色为主色 白色为配色 |
意 境 | 寂静而清幽 | 轻快、生机勃勃 |
(展示课件)
第五教学板块――深情美读文本,体悟“文中有诗,诗中有画” (展示课件)
1.两组推荐两名学生分别读2、3自然段; 2.师生点评。
第六教学板块――解说“辋川”, “文中有诗,诗中有画”形象化
老师展示课件(展示课件)
师:假如你是裴迪,听了辋川旅游公司的解说后,你会去吗?
明确:会的。风景美 感情真 兴趣同
第七教学板块――背诵积累,学以致用。(展示课件)
1.背诵2.3自然段。
2.布置作业:南国的春天已经来了!校园也开始换装了!请你写一段描绘风景的文字,要求在这段文字中准确、自然地引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的一两个写景句子。字数200以上。(展示课件)
这不是一个标准的教案,更不是一个值得效仿的教案,这仅是一个思路提纲,只起一个简介教程设计的作用,离一个完整的教案还有距离。但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教者的机智:她在借力使力。借学案融合文本,借景物引发情感升华,这就给我们这样几点思考:
思考一:学文言文要培养兴趣。怎样引发兴趣?读懂那才是第一主要。读不懂那是无法“兴趣”起来的。因此,解惑就是我们设计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关键。
思考二:编学案,突出解惑,使之读懂,这是设计学案的关键。先温故后融合,这是解惑的手段,在积累中知新,在知新中积累,一石二鸟,既丰富了文言知识,又提高文言解读的水平。
思考三:文言教学模式建构要注意方法和目标的认定切合学情实际。三步导学:即学案导学、情景导学、专题拓展导学是一种层进式教学设计,教材的取舍和目标的认定是教师备课的依据。离开实际就达不到导学的结果。
思考四:还有更深层的教法有待开拓和探讨。古人写古文,从发展角度上讲,一朝比一朝厉害,这些厉害的作者大多出身村学,也不过是最低层次的言传声教,语言、句法、逻辑、目标等应该是无人指点迷津的。但他们居然也才高八斗,文章绵绣。何以如此?想来教者还得学会删繁就简,千万不要用心作秀。
思考五:学情是可以改善的,问题是如何解除其心结。走进学生,让学生大胆表现,让学生在听、读、写、说上久练成习,这是提高语文的捷径。谈到拓展,那是一种思维引导,应当因势利导,决不可以追求形式你方唱罢我登场,破坏或干扰知识体系的形成。
总之,通过汇报课的研讨,开拓了大家的视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正如两位挂职校长说的那样:“这样评课研讨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有效课堂构建,这就是名校的教研风范,从中给我们带来的启迪是多方面的,收获也是多方面的”。研讨会后,老师们主动申报了这学期个人研讨课题,期盼亲自参与的同时加速自身发展,为早日成就一位真正的名师、能师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