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例–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
教学目标:
1、练习默读,培养学生筛选课文信息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课文,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
3、了解生物“污染”,理解作者观点态度,能对生物入侵现象加以关注,增强防范意识,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培养注重观察和思辨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筛选课文信息
教学难点:从信息整合中体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课 型:自读说明文
教学方法:默读法、三步导读法
教学流程:情境导入——目标定向——三步导学——练习巩固
一、情境导入 (课件)
二、出示目标
三、教师导学:
(一)默读课文,勾画信息
标注段落序号,计时默读。要求:严格控制发音;速度稍快,以免分散注意力;动手勾画批注;时间4分钟。(时间到读完了请举手)教师点评:较快、适中、稍慢、很慢。
(二)合作交流,整理信息
1、同桌交流信息
2、信息梳理,掌握说明方法
(三)整合信息,梳理说明顺序;
1,学生按照黑板上的提示语,归纳文本信息,形成整体印象;
2,教师设疑,点拨,引导学生认识文本顺序
四、迁移拓展,扩大信息量,引发学生科学求证精神
1、你还知道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引导科学观察)
教师可利用手头资料介绍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
(由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例,自然引发学生的思考判断)
2、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学者对生物入侵有两种意见,你对此有何看法?(引导科学思考)
一些学者主张:
更多学者认为:
你的看法(观点、理由、措施):
五、小结点评
六、巩固练习. 阅读《灯光污染》,回答问题。
灯光污染
当爱迪生的电灯第一次闪现出那划时代的光芒后,几代人都沉浸在欢呼雀跃之中,千万个不夜城诞生了。对着那灯火辉煌的景象,人们不禁赞颂:天上银河落人间。然而当学生开灯夜读的时候,当工人挑灯夜战的时候,当市民沉浸在节日之夜的灯海之中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过,这给人类以光明的灯光也会成为一种污染?
1950年,英国一架运输机在夜间着陆时,误把一段高速公路的路灯认作机场跑道的指示灯,从而导致一场机毁人亡的惨剧。
在智利,一位老人由于窗外工地上的“小太阳”整夜整夜地直射卧室,弄得晚上不得安眠而导致精神失常,跳楼身亡。
至于夜间行车,由于对面驶来的汽车的灯光使驾驶员眩目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则不计其数了。
由于没有科学地、合理地使用灯光,而使灯光成了一种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这种污染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两种:
一、亮度过大,超过正常工作、生活所需量。平时人们所用的灯光亮度大约是80~120勒克司,当光亮度过高,超过180~200勒克司,就会对人的眼睛有害,引起近视、失明等病症,甚至会带来精神上的刺激;
二、光源分布不合理。前面提到的夜航飞机失事就是由此而导致的。
为了消除灯光污染,人们针对灯光污染产生的原因,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规定了日常生活用灯亮度最高指数,就是保护人体健康措施之一;在必需大亮度的生产环境中,给作业者配以防眩镜也是很好的方法。在汽车上安置双焦防眩照明灯,大大降低了与此有关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次数。
当今,人们对以前较为忽视的光源分布的合理性有了很多的认识。在西欧一些国家,政府把防止光的分布性污染的条例载入了环境保护法中。对医院、居民住所、旅馆等设施附近的光源分布作出了合理的安排,根据不同情况,规定了它们集合亮度的最大值。
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光污染问题也在逐步得以解决。此外,军事专家还变废为宝,把光污染作为战略防御的一种策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正如泰晤士河由浊转清一样,光的污染问题一定会得到彻底的解决。因为人类不但善于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更善于保护这个美好的世界,使它更加辉煌灿烂。
1.梳理信息,文章介绍了哪些信息?(友情提示:为什么老师将文章空出行来?)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出例子,结合段落分析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