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研员高度评价小学数学研究课
12月15日,小学部数学组推出了本学期第二轮研究课,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由周志红承担了这次研究课任务。海珠区教研室教研员林毅云老师,学校领导以及中、小学教师共40多位走进了我们的研究课堂。
在研究课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六步骤”: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把研究点定为“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式的研究”。经过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全组教师对新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一致认为,我们的课堂基本模式应该是“以问题为主线,创设情境,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新知为动力,深化创新”,探索出一条有我们自己特色的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模式。
周老师的研究课“导入”开门见山:“同学们喜欢秋游吗?在秋游中也会遇到许多数学问题呢,欢欢和乐乐在秋游时带了这么多食物,你能帮她们分一分吗?怎么样分最公平呢?”一下子找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直接切入主题,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在新知探究过程中,老师让学生看、折、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然后教师又通过展示、学生说一说等手段展现学生的个性思维,同时引导全体学生共同分享别人的探究成果,学会倾听,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更高一个层次;在巩固拓展阶段,教师让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课堂,真正地给了学生一个创新的机会。
海珠区教研室教研员林毅云老师对这堂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认为这堂课最突出的亮点是:1、每一个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引导都非常地到位。2、教师的基本功扎实,对教材的把握精准,《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在三年级这个阶段到底该给学生讲多深,教师都非常有分寸,着重强调了“平均分”、强调谁是谁的几分之一,层次清晰,过渡自然。3、周老师的数学语言准确、简洁,具有感染力。4、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值得借鉴,符合课标,令人思考。此外林老师还就这堂课的每一个细节都与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收获和新的思考,加快了我们融入海珠教育的步伐。
这次学校开展的“课堂教学研讨月”对我们教研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给下一步的工作也指明了方向。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围绕课堂教学,做到两个坚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教和学;坚持以目标为中心,关注重点和难点)。更深入地进行课堂模式的研究,进行细化分类,比如口算、估算、简算怎么教,起始课怎么教,图形与空间的内容怎样教、数学中的解决问题怎样教等等,把我们的课堂精细化、扎实化,以此提高课堂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