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初中语文研究课,将落实进行到底
参加初中部语文教研活动,听了伍勇老师的《生物入侵者》这一堂课后,给我们启发最大的是语文教学要将落实进行到底。
没有严谨的构思,就不会有伍老师在课堂中的挥洒自如。备好课才能教好课。伍勇老师采用课程引入和收束图文并茂,教师语言就是一篇没有废话的文章,这样的构思体现了老师们教研的认真,表现了严谨的治学精神,面对这节课,我们看到了初中语文教研组的缩影,我们为之感动。
没有深厚的语文教学素养,就没有伍老师游刃有余的潇洒。不必说漂亮的粉笔字,也不必惊叹精心设置的板书,单说与师生间的沟通,无一不使我们为之折服。教说明文难,教事理说明文难上加难。难就难在课文单调、知识点单一、难就难在说明对象的科技性强,研讨难度大。伍勇老师能避其难而化其繁,从结构中切入课文,从方法中接近学生,这就是语文教学素养:吃透文本、用足文本、将文本教学落实到实处。
让我们最欣喜的还在于伍老师的“将落实进行到底”的语文教学观。落实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最能体现一个老师尤其是一个语文老师的功底和素养。伍老师在教《生物入侵者》一文中,落实二字始终贯穿在整个的教学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落实在教学目标上。伍老师共列出了三个教学目标:1)练习默写,培养学生筛选课文信息的能力;2)通过阅读课文,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3)了解生物污染,理解作者观点态度,能对生物入侵现象加以关注,增强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辨的科学精神。为了一开始就让学生对教学目标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认识,伍老师首先就让学生朗读教学目标,学生朗读完还在黑板上板书了三个教学目标中的关键词语。
其二、落实到具体的知识点上。在筛选信息这一环节中,教师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要信息点,然后由学生把这篇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找出来,然而伍老师并没有到此就结束,而是再把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再梳理一遍,并结合自己的板书,归纳出文本信息,形成整体印象,这样一来,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就更加巩固。这一种教学模式,有发散、有聚合。可以说是这节课最大的亮点。
其三、教学落实在讲练结合上。教学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否迁移拓展出去。在这一堂课中,老师归纳了文本信息,教给了学生筛选信息的一般方法,教给了学生逻辑说明顺序以及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等知识,这些内容是否能掌握,掌握的程度如何只能练习才能体现出来,也只有通过练习才能让学生巩固这些知识点并形成能力,所以伍老师在最后安排了一个巩固练习《灯光污染》。这个练习和课文的有相同之处,从题目的设计上也符合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做题的正确率上可以看得出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熟练的掌握了这节课上学到的知识点。
其四、落实在学习方法的掌握上。语文教学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讲授《生物入侵者》一文中,伍老师注意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默读是中学生要着重培养的一种能力,伍老师就在课堂上让学生练习默读,还进行了默读的方法指导,并提出了三个严格的默读要求:不发声,速度稍快,动手勾画批注。从学生反馈来看,学生在四分钟内都读完了文本,还能找到文章的重要信息,这说明伍老师教给学生的默读法是有成效的。
听初中语文研究课,我们将落实进行到底。伍勇一节落实的研讨课给了我们这样的启迪和收获,从中我们体会到:学情各式各样,教法千差万别,唯有一个落实,那才是亘古不变,落地有声的道理,也正是我们今天追求的有效教学。为此,我们感谢你,伍勇老师的示范,我们感谢你,初中语文同仁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