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刘会金主任来我校指导工作
12月11日,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刘会金副主任应邀参加我校高中部数学组研究课活动,对数学教研活动进行了重要的指导。
刘主任和高中部数学教研组全体老师一起听了该组杨文国老师的试讲课《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参加了高中数学组集体备课和这节课的研讨活动。在广泛听取了全组老师意见后,刘主任发表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
他首先肯定了学校“研讨月”活动的意义。他说,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这一研讨月活动是有眼光的举措,对于培养教师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每一组的老师都能同步进步。数学组,研究点“建构讲练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的是研究讲练的“度”。有教案、有学案。方向对,有突破。
刘主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杨文国老师的课进行了指导。
从宏观上,他认为,一堂课,设计好后,上课完成设计的80%,并且有一两个亮点,就是一节很成功的课。教学内容,在于难点的突破,把难点切割成小块,教师由浅入深,深入浅出,使学生能够掌握。找到学生易错点,找到纠错的对策,是教师有经验、有智慧的表现。
研究教法,教师一定要站在主导的地位,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研究适合这些学生的教的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课上应是行云流水,不要追求热热闹闹,实施有效教学。不但要研究教与学的关系,而且要研究教与数学的关系,数学有它的自身逻辑关系,不要打乱。
课上一定要有师生互动,教师要留出时间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究,要相信学生,不要教师总讲个不停,使学生思维疲倦。
讲练结合,精讲精练,是操作性评价,很有意义。对于优生和学困生都有评价和指导,优秀教师最好在课堂上就让学生消化当堂所学的知识。
在此之前,高中数学教研组,严格按照学校的研讨月“六步”研究要求,扎扎实实进行教研活动,研究课,不是评价作课的优劣,而是研究怎么能使课堂有效。对于这节课,每一个人都进行了深入备课,把课型定位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网络”,根据研究点,对如何引入,如何讲,讲的重点,如何如突破难点,学生易错点,学生如何探究,进行了认真细致研究。同时,把“练”定位在练思维,练解题思路,而不仅仅是学完例题后的“模仿”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