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财富——我和孩子一同陪伴、成长的经历与感受
我已人到中年了。最引以为骄傲的事情,是我有一个可爱而懂事的女儿——李媛媛,我们相伴着走在生活中,一起成长着。一年半前,她有幸成为了北大附中的一份子,现在也已开始了主动探索人生,健康而快乐地努力学习着、感受着生活,同时用她自己的表现画出了人生追求中的圈圈点点,清晰而坚定。我们彼此间都很适应现在的生活方式——相互陪伴,共同经历,一起成长。我们愿意与所有喜爱并关注我们的人们交流点滴。
关于学习和成绩
媛媛初一的时候,我们在一起的生活时间很充裕,因此和媛媛经常无话不谈。刚开始,我们的话题多是如何调整学习方法以适应中学的学习,让学习内容与方法不断地同时进步。
这个阶段里,所有教过媛媛的老师对媛媛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常常让我们感动,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厚忆。这个阶段后,媛媛的成绩和各方面表现越来越稳定,她感到了来自大家的赞赏,无形中这些也变成了一定的压力,曾经使得媛媛的睡眠也轻度失衡。于是,我们开始探索减压的办法,逐渐走出关注的“包围”,尽力轻松面对一切和考试有关的话题。
慢慢地,媛媛开始能够把握自己了。无论成绩如何,都尽自己的努力去做,遇到了问题就尽力想办法去解决。所以,每次媛媛考试前后,我和她会为此寻找喜欢的任何方式去减压,并不在乎考分的直接形式。笑谈自己的“失手”,欣赏自己的“闪光”和“对手”,把一切都当作是再自然不过的平常事情而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媛媛初一结束时,她取得了年级第一名的进步。由此开启了她的北大附中的自信之门,期待于做一个有着深厚底蕴的北大人。
关于“感恩”和施与
这是一个双向的话题。
生养媛媛,在我心中从开始进入准备状态就满怀着感激和疼爱——感激媛媛的到来,为我的人生带来了动力;疼爱着媛媛,因为她是我人生的最重要伴侣。我庆幸自己生养了个宝贝,是任何代价都不能替代的宝贝。
她的出现和存在,是我人生中从来不后悔的最好礼物。而对于媛媛来说,将来她完全能体会到一直以来我对她的爱和鼓励,是我给她的最强有力的支持,而我传授和表率的面对人生要做主动者和追求者的理念与作为,是我给她的最佳财富,比之一切其它的财富形式要更加有价值。所以,养育她不仅是我愿意承担的责任,更重要的是我的人生享受,为此我幸福地努力着、感恩着!
而媛媛的孝顺是我一贯对她进行培育的品质,她也深深明白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生存、自己的学习成长与众多关爱的源泉之系。所以,她从记事起就知道做人要厚道、讲诚信,要有爱心,要帮助贫困老幼,哪怕自己吃点亏。
因此,和媛媛之间建立起来的理念,首先是一起生活的亲人,同时也是一起成长的伴侣,感恩和施与是来自双方相互的感觉,是自然生发的作为,不是居高临下的做作,世间没有高低贵贱,惟有平等互爱!
关于长胜者与团队精神
历史上没有长胜不败的独孤将军,只有浴血奋战突出重围的团队。个人再强大,没有集体的存在,仍然不会有强者生存的天地。这是个相对论,也是长胜者的秘诀。
所以,在家里,媛媛的身旁永远有爱她支持她的亲友;而在北大附中,同样有爱护她的集体和师长。这是一个庞大的作战团队,是媛媛赖以强大、茁壮生存的环境。
所以,媛媛从来不觉得孤单,不会觉得在人生中、在学习队伍里、在升学压力前,她自己仅仅在孤军奋战、独自面对。也因此媛媛永远不会被淹没在试卷里、考试中不辨方向,踌躇沉浮。
关于人生的设计与自我创新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人生警语,有它存在的道理。但是,媛媛吸收到的知识和生活理念里,没有有色镜和成分论,没有墨守成规的教条,一分为二或者换个角度看待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我们常常交流看法,却不局限于某个方面,也不禁忌任何话题,理性与感性并存,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实质,尽量寻求打破常规的方法,科学地认识世界、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一切,相互鼓励着去做到更好的表现、不断地探索和主动地思考,而不是教条地说教、框定,所以,我们可以常常关心媛媛“养育”的“Q宝宝”,也会去实地参与鲜血队伍的无语热忱;我们会坚持着腿酸脚痛站立到麻木,而给更需要帮助的人们让出公车上的座位,我们也会探讨假如身中核辐射后,是否该坚守岗位而不弃岗自保,使国家尊严和利益受损。……
因此,媛媛的头脑里既有盎然的童趣,也有缤纷的时尚;既有几年“规划”,也有模糊人生;既有诚信与爱心,也有使命感与责任感。一切都是她自主的天地——丰富的摄取,变化的人生,新颖而生动。这使得我能不断地“感受”她新设计的“蓝图”,也促进了她的“奇思异想”和我的“认知能力”。应该说:没有她想不到的,也没有我感觉不到乐趣和意义的。
这些成就着一个创新者的基本思维能力,而媛媛也在充分享受着为此而勇于实践的点滴感受,甚至乐而忘返、不忘邀我分享。
结束语
我希望和媛媛能够继续这样健康快乐地成长着,长成一株枝叶茂盛的大树,永远屹立不倒;而共同经历的、积攒的,是陪伴一生的财富!
关于我们,关于家教,关于成功与否,其实只是一个特定的表现,在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身上,没有一定之规,而营造健康和自由、快乐和智慧,是所有的家庭、所有的孩子都乐意去尝试的。
愿与所有关爱我们的人们、所有努力着的人们一起分享成长的经历和快乐!
许荔莹,女,1965年出生,1987届华工无线电系毕业,获工学学士,2005届复旦信息系统硕士;自1987年参加工作,一直任教于大学,2002年获“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现任职于广东金融学院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