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中师生文章发表在国家级刊物
高一(2)班吴艳莹同学、钟和军老师等人的文章《我们理想中的信息技术课堂》发表在《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06年第四期。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电教馆主办,在学术界、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域中有较高知名度、权威性的国家级刊物。
此前,我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师生实践文章,连载7期刊登在《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04年第7期~2005年第1期)。钟和军老师的文章《在研究中用心做教育——十年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和成长感悟》,分(上)、(中)、(下)三篇连续3期刊登在该杂志的2005年10期~12期。
这是高中师生们在新课程学习中用心实践,主动落实学校办学理念的成果,也反映了师生们共同进步,不断成长,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附:《我理想中的信息技术课堂》文章片段
文 / 钟和军1陈红2李妮3
谈到自己心目中的信息技术课堂,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高一年级的吴艳莹同学这样说:
当今是信息时代,随着电脑的大量普及,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台电脑,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得日常消息和资料的重要渠道。而如何正确地获得信息,如何防止黑客、木马、病毒等入侵,防止自己的资料被盗,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这些技术和方法需要我们去学习和了解。而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一问题!
现在,上网也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嗜好。可是,如果你的电脑坏了,那么你又如何可以上网呢?所以,现在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学会如何维修,保护好自己的电脑,用不着每次电脑坏了,就要拿出去给别人维修。如今市场上,有很多的杀毒软件,如瑞星、金山、江民等等……如何选择和使用好一种适合自己的软件去解决问题,我们也需要学习和掌握。总之,可以使用电脑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切,我们都想学习、了解和清楚,由此提高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每当讲到电脑,人们总会联想到上网,其实我也不例外。所以,可以上网的一切内容,我都喜欢去学习。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相信假如是与你兴趣相符合的那些知识,不用别人吩咐,你也会集中精神去学习吧!
而我觉得,最容易使我们融入课堂的,就是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氛围,即使是多么有趣的内容,也会让人厌倦,不愿听讲。而我追求的学习氛围,最好是思维活跃的,师生融洽的,这样大家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可以很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则可以更容易地学习到知识。但这并不是普通意义上所认为的那些安静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只会让人沉闷而已!
为此,我之所以喜欢信息技术课,理由就是因为它是关乎我们更好地生活和发展的课程,与我们的成长有着很大关联;但是它又笼罩着一张神秘的面纱,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
吴艳莹同学在刚过去的一个学期里,以满分通过了必修课程的学习,居年级之首,同时她各科成绩以及众多方面均表现出色,是一位积极进取、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在这里,她为我们描绘了自己理想中的信息技术课堂:有用有趣、思维活跃、氛围和谐、师生融洽、激活参与。她的看法和观点在学生中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对于这样的话题,来自山东、浙江、广东等地的众多学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老师们也主动参与,师生观点碰撞迸发,引人深思。
理想课堂之一:我们期待有用有趣的课堂
怎样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在合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课堂的理解,从而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这也许是老师目前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理想课堂之二:我们希望学到更多更新的东西
事实上,不只是学生甚至绝大多数人对于新技术、新工具都充满了好奇和热衷,希望学到更多更新的内容,包括老师。关键是怎样从如此众多的技术和知识当中梳理出最有价值、最基础、最本质的内容,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能让学生了解当中的思想和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或许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
理想课堂之三:我们喜爱那些“高手”教师
也许,学生眼中的“高手”教师不仅技术高超,而且教育教学水平、课堂管理能力也超群出众。唯有如此,才会有高质量的课堂。
理想课堂之四:我们需要丰富活跃的课堂学习
不可否认,现实中的课堂与学生理想中的课堂总会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不仅仅表现在教师、学生对课堂各自的认识和理解方面,而且更多地来自课程自身的内涵、价值以及发展方面,也许更取决于我们老师如何把握和实践教学的水平以及层次等众多要素。
作者单位:1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 510250
2 浙江省慈溪市慈溪中学 315300
3 山东省平度市第六中学 266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