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罗文英激情教学《三峡》
罗文英,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名校的吸引,她告辞了薪水丰厚的深圳,选择了我们学校,用她的话说:“年轻人,图的是一个发展,追求的就是一个可以提升自己的好学校。”经过一系列的“过关斩将”,她在一大批应聘者中显现了自己的实力,赢得了走进名校的机会。
来到学校已经快一个月了,面对我校“高节奏、快速度、严要求”的工作实际,罗文英老师默默地准备、努力和进取。十一月十九日,中语组和初中部负责人以及部分老师随堂听了罗文英的课,这是一次有组织但没有提前通知的常规听课,由于平时备课下了功夫,罗文英带着微笑自信地走上了初二(六)班的讲台,将文言文《三峡》教得有条有理,并营造了一个很不错的课堂互动氛围。
这一节课的特点有三。
一是教师的板书设计规范,条理分明,显现了罗老师教学严谨、富有较高的逻辑性。请看她的主板书:
面对这样结构严谨、重点突出的板书,学生们(包括听课的老师)对文章的脉络一目了然。
二是教学过程节奏分明,环环直逼教学目标。
整个教学流程是: 复习上课内容→解读文本内容→分析重点段落、归纳本节重难点 → 拓展、质疑、练习 → 最后朗读背诵全文(课后练习)。
整个过程都紧扣一个目标:“阅读课文、认识自然,提升人生品味。”其拓展中质疑,质疑中练习,这是她的创新之举——让学生当堂练习,教师当堂验收,让教学富有“生成性”。
三是教师的语言和书写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榜样。
教师的书写和语言一一特别是语文老师的书写和语言的规范化,这是语文教师最起码的基本功,罗文英一笔漂亮的楷书,让学生叹服;富有激情的语言,让课堂互动高潮涌动,最让人忘不了的是微笑,可以说从走进教室到下课铃声响起,罗文英老师的微笑就一直保持着。我们可以想象,这样带着微笑的教学,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心灵对话,怎么不能启动学生的心田呢?尽管成熟有待过程,成功有待努力,然而,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还怕没有可喜的结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