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Z+Z成果在全国课题会上获高度评价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Z+Z实验”课题指导小组、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05年《Z+Z智能教育平台运用于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课题实验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1日—14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东海宾馆举行。我校是该课题的实验学校,中学部数学教研组长王生老师、成慧民老师出席会议。
应总课题组的邀请,我校成慧民教师在会上作了题为《图形的旋转》的说课发言,得到了专家和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许多代表主动联系交流,并索取我校的“Z+Z”课件和作品。
大会对2004—2005年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表彰。我校教师王明宇、成慧民以及他们指导的14名学生均获得了表彰。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课题成果文集《超级画板与数学课堂教学》一书中,共收录学生作品24件,我校学生作品占了11件;共收入学生论文3篇,我校占了2篇;与书本配套的光盘共收录学生作品47件,我校学生作品占20件;王明宇老师的论文《让学生在学习“Z+Z”中成长》也被收录在该书中。此外,成慧民老师的研究课《图形的旋转》获现场说课优秀奖,课件《正方形》被评为叁等奖。
张景中院士和我校老师在一起 王生、成慧民老师参加课题研讨会
成慧民老师在作《图形的旋转》的说课发言 优秀案例说课现场
在会上,课题组负责人王鹏远教授对我校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组织学生课外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多次提出表扬,会后还专门召见我校老师座谈,希望我校把下一步工作做得更有成效。这些都突出反映出我校Z+Z课题实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成果和突出的学习效果,尤其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高度关注和青睐,这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
本次会议上,张景中院士、王鹏远、刘坚、缪蓉、张国栋、史炳星、侯小华等多位专家教授分别就有效的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做好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等问题作了精彩报告。课题组负责人王鹏远教授对2005—2006年度的实验研究工作计划做了详细的部署,明确指出各实验校与实验基地下年度应承担的实验研究任务。
附:我校Z+Z课题研究成果——学生作品名录(已发表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课题成果文集《超级画板与数学课堂教学》一书及配套光盘)
1、收录书中的我校学生作品11件(指导老师:王明宇):
赵泳晴作品:《黑暗中的彩蝶》、《金色的海鸥》
李楚祺作品:《知识+智能》、《蓝色扇贝的镶嵌》、《艳丽旋舞》、《拼凑美丽》
曾俊皓作品:《万花筒景象》、《魔幻球》
李凯作品:《能量爆炸》、《游乐场新花样》
刘昉欣作品:《藏在烟花里的月亮》
2、收录书中的我校学生论文2篇(指导老师:王明宇):
徐雯:《“Z+Z”的大用途》
胡文欣:《原来,我能学好数学—Z+Z的魔法》
3、收录入配套光盘的我校学生作品20件(含以上被收录进书本的11 幅作品),还有:
王明宇老师指导的学生作品:李凯(作品《时代列车》),刘舜(作品《五彩戏法》),徐雯(作品《葡萄美酒夜光杯》);成慧民老师指导的学生作品:许兴鹏(作品《红黄结》),刘子键(作品《艳阳微笑》),梁志鹏(作品《花之涟漪》),柯晓翔(作品《怪花》),陈朗(作品《星之圆舞曲》),周建东(作品《手工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