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组研究课、汇报课总结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第一轮研究课、汇报课顺利结束了。本学期在教科研中心和教导处的领导下,我们周密地进行了计划,全组11名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点作重点,在备课组的组织下,进行细致的研究,通过备课、说课、集体研究、上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使研究课、汇报课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海珠区通用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使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受益。
教研组根据科学评课的三个维度,即(一)教师维度:对教师的教学的评价主要包括:1、教师是否有明晰的教育观念。2、教学设计是否运用了有效的教育理论。3、教师的行为是否有目的性。4、课堂管理是否得当。(二)学生维度:对学生的评价应包括:1、学生是否获得了应有的发展。2、学生是否是真正的主体。(三)教师与学生的维度:从师生互动的角度的评价主要包括:1、师生之间是否有互动。2、师生关系是否恰当。3、监控是否有效。从这三个方面,对每位教师的课进行了综合点评。
阮佳碧:作为一名海珠区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她的研究课《一个数除以小数》,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熟练的运用课件进行教学,在扎实的铺垫之后进行新课的探索,有计划达成每一个目标,板书规范;学生纪律好,语言表达能力强,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同时我们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一个数除以小数”时,还可以放得更开些,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出来。
李亚书:《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一课,在有序地课堂气氛中,知识层层推进,思路清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自然的融入到一般的解题过程中,练习的设计有坡度,适合学生的学习。如果能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炼出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就更能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活化,学生的参与力度就会更高。
汪应林: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师,善于学习新课标,在教学《周长》一课中,大家一致认为汪老师是下了功夫的,给出了六句话:1、环节紧凑、目标明确;2、精心的设计,学生兴趣浓厚;3、放手操作,学生参与性高;4、大胆猜测,引发学生思考;5、教学语言还需提炼;6、关键细节还需推敲。
王建平: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严谨的教学风格令人津津乐道,他的研究课《比的意义》,再一次突出了他的教学优势:整个教学过程语言精练,程序流畅,课件运用恰当,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加大容量。同时我们认为,对于教材的处理还需进一步挖掘,对于课堂评价还需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于全面地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因势利导,效果会更好。
董礼焱:在教学中值得大家称赞的一位年轻教师。在研究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中,善于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新龟兔赛跑”的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学生的情趣得到最大的激发,而且让学生在故事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紧紧把握内在的联系,突出重点,巧妙地化解难点,加之适当的容量、合理的练习坡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视为一堂成功的优质课。
周志红:是一名新加入的年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学习和钻研,汇报课《乘法的初步认识》,充分体现了周老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在教学中流程清晰,环节紧凑、合理,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教学气氛比较和谐,学生主动参与性高。值得关注的是过于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课堂时间和内容调控不易,这还需与学生不断的磨合,以达到默契。
刘玉辉: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汇报课《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刘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清晰流畅,教学组织结构完整,由于对学生的评价及时合理,学生的学习气氛非常好。教学中没有完全把教案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完全体现出来,不过是一位可塑性很强的教师,基本素质好,经过锻炼,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李少波:作为一名从事高段教学的男教师,面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一丝不苟的认真钻研低端数学,已是难能可贵,经过一年多的低段教学,李老师积攒了很多经验,在研究课《填未知数》中,我们可以看到,李老师利用儿童喜欢的过关游戏为引子,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同时用最真诚朴实的语言贴近学生,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富英华:作为一名学前班教师,能高度重视汇报课的研究,《大邻居和小邻居》一课,在教学中教师准备充分,课堂形式新颖,以小孩子乐意接受的学习方式—-游戏,贯穿全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扎实基本功。由于孩子小,对抽象的数字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从学生回答问题和学生活动中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对找一个数的相邻数还是存在困难,比一个数多1或少1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困难,这是因为孩子们对于数字的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的多少,效果就会更好。
刘春杰:这次研究课推出的是一节数学活动课《节约能源》,从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出,刘老师对于这节活动课,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收集了大量有关节约能源的资料,课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通过数学活动课,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学习有用的数学;3、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设计周密,组织教学能力强。值得思考的是,既然是数学活动课,我们认为重点更应该侧重于“数学活动”,数学活动的时间少,教师对节约能源的教育多。
通过这次研究课、汇报课的活动开展,既检阅了队伍又锻炼了新人,为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同时我们也看到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比如“教材处理”、“课堂语言的规范”、“板书的设计”等问题还要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其次,教师的拖堂问题还得引起注意。最后总结两句话:成功并不代表成熟,理性的成熟是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基石。